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立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念好“演、传、做”三字经,让非遗“活”起来,有力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展。
非遗活态传承发展,要有一个专业化的主力军,用“演”的方式让非遗“活”起来。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将一个陷入艰难局面的县级剧团全面改制,以国家级非遗——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两夹弦”之名,成立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扛起非遗“两夹弦”的传承发展大旗。先后创作或复排精品剧目60余部,其中6部作品走上全国舞台展演,2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大奖,以汇演展演、送戏下乡等形式将优秀作品展现给广大群众,每年开展惠民文化活动500余场次。
非遗活态传承发展,关键在于后继有人,用“传”的方式让非遗“活”起来。我们通过招考招聘、自主培育、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吸纳一批专业人才加入非遗传承发展队伍。目前,仅“两夹弦”专职专业化传承人员就达到63人,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4人,有10余人被评为齐鲁文化英才、文化之星等。同时,我们与山东管理学院合作建立“非遗进校园暨山东地方戏传承实践基地”,在全区19所中小学校建立校园戏曲培训基地,年培训学生2000余人次,定陶区西城小学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从根本上扭转了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
非遗活态传承发展,要做好“非遗+”文章,用“做”的方式让非遗“活”起来。定陶区拥有各类非遗13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11项。我们建立了“非遗展示馆”和一批“非遗工坊”,举办“山东手造、品味定陶”非遗展演展示购物节,组织“山东手造、定陶非遗”走进校园,开通定陶非遗直播间,探索了非遗+手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互联网等传承发展模式,将非遗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产业,把更多的非遗资源变为“非遗经济”。
非遗活态传承发展,不能只停留在静态观赏,要致力演活传承、传活转化、做活创新,才能“见人见物见生活”,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展现出独特魅力、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作者系山东省菏泽市政协副主席、定陶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