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总值(GEP)是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之和。探索实施GEP核算及其结果应用,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目前国家已部署广东、北京等地分别开展7类生态系统试算,其中深圳2014年即开始在盐田区探索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2021年建立全市核算体系,现已实现GEP进考核、进项目。
从深圳的探索实践及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当前GEP核算及应用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理解认识有误区。例如将生态价值简单等同于市场交换价值,或误认为GEP核算结果越高越好。二是核算工作难度大。GEP核算面广量大,而且过程繁琐,耗时、耗力、耗钱;相关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三是核算方法待完善。部分专业数据尚未纳入常规统计和监测体系,数据可得性差、质量不高;指标核算方法多样,不同方法核算结果差异较大。四是核算结果应用窄,距离成为有效政策工具差距较远。为此,提三点建议:
加快GEP与已有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衔接。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为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生态产品交易等,但都不是以GEP为基础。为更好体现生态价值,应开展全国统一的GEP核算,并按各省核算要素、规模等划分为几类地区,据此由中央财政在每年转移支付资金中确定一定比例进行转移支付。
抓紧完善GEP核算规则和方法。由国家统筹研究不同类型、区域的参数,各地根据实际规范选取,使核算结果具备地区间的横向可比性、年际间的纵向可比性。从GEP在生态价值实现中的应用需要出发,省级核算可以每五年一次,市、县可视情加大频次;针对不同生态要素,也可开展特色单项核算。
探索基于GEP的生态优势转化路径。通过GEP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现以GEP为基础的生态支付(财政或市场)来调节生态保护与受益地区的经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