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在科普日主场活动“窥见”未来

本报记者 王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1日   第 07 版)

北大附中高二年级的同学展示他们制作的纸壳机器人

“我也开了一回飞机。”9月16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一位中学生进入C919模拟驾驶舱,体验了一把驾驶C919起飞、降落的感觉……“真希望以后能开真飞机。”看着身后排队的人不少,他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去体验别的项目。“不过亲眼看到驾驶室中那么多复杂的仪表、仪器,就能体会到制造一架飞机有多难……”

9月16日—24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来自全国104家单位的360个展项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多方位展示了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普工作取得的丰富成果和生动实践,为参观者提供一场科技“盛宴”。这些展示项目仿佛一个个“窗口”,从它们身上,我们能“窥见”中国科技的现实与未来。

科学教育“做加法”

“大家好,请欣赏我们的‘歌舞’。”伴随着左右摇摆的双腿和手臂,9个呆萌的小机器人“穿着”校服,排列着整齐的队列在桌子上载歌载舞。

“这是我们花一个学期时间制作的纸壳机器人。”在“科学教育做加法”展区,来自北大附中高二年级的几位同学向周围参观的人介绍说。“它们叫小红、小绿和小蓝,分别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校服颜色。出于环保、低碳考虑,这些纸壳都是废物再利用。机器人扭动、唱歌的能力,都是我们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编程实现的。”

旁边,来自人大附中高三年级的迟涵予同学拿出了自己为地震救援设计的“软体章鱼机械手”装置。类似于“章鱼”的触手,它可以轻柔地抓取物体,避免在救援时对被困者造成二次伤害。

“我在学校参加了机器人社团,并学习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一次在新闻报道中,正好看到中国援助某国开展地震救援,营救过程很艰难。当时就想,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办法。经过和老师反复讨论,用了八九个月,做出了这个装置。”讲起自己的作品,迟同学眼睛中闪亮着一种自信的光芒。“虽然它可能还不完善。但我上大学就想学习机械工程方向,会不断升级它的。”

为什么在高二、高三还会有时间做这些?面对记者的疑问,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回答,“感兴趣”“这属于研究性学习,能锻炼我们的理性思维和团队精神”“不断探究科学问题很有乐趣,这其实也是一种放松”……

这个展区其实是本次科普日的一大亮点。围绕科普助力“双减”,来自北京市的10所学校把学生们平日在校内科学课程上研发制作的许多作品带到了现场,并请老师、孩子们介绍他们的经验。同时,设置了不同区域,开展青少年汽车组装实践、青少年机器人冰壶竞赛等。

“我们希望能为青少年提供富有启发性、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科普体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歌声从纸壳机器人传出。看着聚集在展台前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和孩子们如花的笑靥,“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声音格外嘹亮。

大国重器“聚信心”

科技“盛宴”一定少不了我国最新科技成果的展示。走进展厅,各种“重量级”展品令人目不暇接。

“快来看,这里面是月壤。”一边参观,游客还不忘“呼朋引伴”来分享。在一个透明容器中,铺放着硬币大小的黑色物质,看似不起眼,它却是2020年底嫦娥五号返回器从月球带回的“土特产”——100g月壤。旁边的庞然大物就是嫦娥五号再入返回舱实物。

不远处,1:10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模型直观展示出世界一流高铁列车的设计制造技术;还有正在突破的“超高速磁悬浮与电磁推进系统”未来将让您体验1000公里/小时的“近地飞行”。

据介绍,目前正在山西大同开展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建设,已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验证了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基本打通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条,初步建立了高速飞车系统试验体系。不久的将来,一个我国核心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即将出现。

除了提供“座舱”让参观者们体会一把开飞机的乐趣,C919展区还重点介绍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大飞机制造工厂”。这是国内第一个5G全连接工厂、全球第一个5G工业园区,拥有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商飞大脑,开发出400余项工业创新应用场景。“出生”于这样的工厂中,C919凭借自己的技术水平、舒适性和经济性等优势,获得了极大的市场青睐。截至目前,已获得30余家客户1061架订单。

科学发展“惠民生”

在“美丽中国”展区,绚烂的蝴蝶、昆虫、种子标本引发一大波青少年围观。他们还戴上了3D眼镜,沉浸式感受野生大熊猫的生活场景。

“我们希望生动地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特色、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青少年还可以动手亲自搭建木质动物拼图,用植物标本制作美丽的心愿瓶。

“来看看,这是来自四川布拖县的马铃薯、福建平和县的蜜柚、江西奉新县的猕猴桃……”在乡村振兴展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自豪地向大家介绍着科技小院师生在技术帮扶过程中的动人故事。

“依靠四川农业大学王西瑶教授的品种改良技术,布拖县的马铃薯从过去亩产2000斤达到如今的8000—1万斤,仅这一项给当地彝族同胞就创造了5亿元的经济效益;在平和县,福建农林大学吴良全教授和同学们通过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研究施肥特种配方,颠覆了当地传统的施肥观念,让平和县的蜜柚产业走上了升级转型、绿色发展之路……”

更让张建华津津乐道的是,通过科技小院,一大批教师在乡村振兴中充当了主力军作用;培养了一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秀学生,同时还培养了更多长期生活于土地上的“土专家”。

“科普日是个‘窗口’,能让我们窥见更广阔的世界。”一位学生在参观之后评价说。正如主办方的意图:我们希望多角度展现科普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鼓舞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

2023-09-21 本报记者 王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067.html 1 在科普日主场活动“窥见”未来 50,0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