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谁能帮到我们”

——北京市“00后”新手教师眼中的教研支持

周啸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7日   第 11 版)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把农村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作为补齐乡村师资短板的重要举措,让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走向基层、扎根乡村,为偏远落后地区注入了发展活力,点亮山里娃的人生梦想。据了解,今年秋季开学,该县共有63名“00”后“定向师范生”毕业来到农村学校任教。 图为近日,在通道县独坡镇上岩村,已毕业一年多的“定向师范生”吴玉卓(左一)、杨海琪(中)带学生来到稻田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新华社发(粟勇主 摄)

目前,全国政协关注中小学教研体系的建设,多位委员建议,在时代飞速变化的今天,应该加强五级教研体系(国家、省、市、县、校)的建设,以支持支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及专业成长,以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今天的系统性提升。也有委员建议,要加强大学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加强数字化资源对一线教研的支持。那么,今天,究竟哪些力量对一线老师的成长产生了切实的帮助,哪些力量的介入本身还需要优化?让我们听听一线教师怎么说。

——编者

专家引领制度是教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研的大方向起着引导作用,“专家引领”水平的优劣更是决定着教研质量。就笔者的调研来看,当前“00后”新手教师对“专家”开展的专业引领活动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态度,教研员与大学教授等高知角色在当代“00后”新手教师心中慢慢丧失着其原有的“光环”,新手教师对于专家们的角色认知在逐步发生改变。

为更进一步探究“00后教师”心中的专家形象,笔者特访了多位北京市不同区县的“00后”新手教师,了解到如今“00后”新手教师对“专家”角色的不同感受,以及不同“专家”对于其专业发展、人生成长产生的影响。

在教研的过程中,究竟哪些力量对新手教师产生了最直接的帮助,而哪些又被新手教师们认定为“砖家”了呢?在与北京市多位教师的对话中,面对“教研活动中不同‘专业力量’对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何种帮助”这一问题时,“00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直接体验对现有的各种专业力量做了不同反馈。

校本教研:

自己身边的“师父”最亲近

较少的新手老师谈到了“学校教育教学主任”这个专家形象,李老师说:“一般教育教学主任在学校被称为‘大师父’,他们通常是特级教师、区骨干带头人等,其职责一般有两个,首先就是在开学初的学校大教研会上,对整个学期的总体教研活动进行规划。其次,与本区域内教研员处好关系,帮助学校争取到更多教研员进校的机会。我和他也不熟,没有什么机会说话。”相比于师父,这一角色并未引起各位新手教师的重视。

在教研过程中,对新手教师起最直接帮助的人,是身边的“师父”。虽说各位“师父”的学历可能并没有比新手教师高,但笔者采访到的多位老师一致认定,身边的师父才是对自己最了解帮助也最大的“专家”。面对“您觉得‘师徒制’的一对一帮扶与‘教研员引领’哪种教研形式对您自身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步更有帮助?”这一问题时,笔者调研到的9位教师均认为师徒制一对一帮扶的教研制度对整体的教育教学更有帮助。

靳老师钦佩于师父深厚的教学经验与无私帮助的大义,“师父的经验丰富且教育教学能力特别强。在遇到一些比赛或者活动的时候,师父会义无反顾地向我提供帮助,我认为这种帮助是特别无私的,因为结合现实因素,师父担任这个角色,每个月可能只能多拿几百块钱,然后他义无反顾以及无私地对徒弟进行帮助的行为,让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李老师赞叹于师父的教育观念以及细致的指导:“我真的特别喜欢我的师父,他的教学水平太高了,他说什么话题都跟教育有关,非常认真,对教育投入非常多,你去听他两节课,都能学到好多好多东西。真的毋庸置疑,有师父带比教研管用太多了,教研的指导完全无法像师父教得这么细。”

杜老师更是谈到“师父”对新手教师的帮助是不仅限于教学中的,更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各个方面师父都对你有帮助,他不光能教你教学上的东西,他还能教你怎么平衡教学和生活,你什么时候该下班儿、应该以什么方式对待不同学生、如何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家庭。这些只有你师父能教你,因为他离你生活最近,他懂你。教研员不懂你,教研员更多懂的是你的课,师父在学校中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市区级教研员:

从一线走出去的教研员最了解教师

区级市级教研员引领新手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是帮助其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对于“教研员”这个角色,绝大多数教师还是报以尊敬、信任的态度。

杜老师大力推崇由教研员组织的对“期末试卷分析”的教研活动,他说:“区四年级组语文教研中对学生的分析、对试卷的分析,对老师教学漏洞的分析是很有用的,据我观察,教研员一说到去年的期末考试以及由此对四年级学生的整体问题进行分析时,刚刚还打瞌睡的老师们都醒了,都在那儿拍照。”

在优质校且自身有较强教学素养的靳老师谈到了教研员对自己的帮助,如是说:“我有机会经常与本区的教研员进行交流,教研员主要从大政方针讲解与教育教学指导这两个方面对我们学校老师进行帮助,教研员对新课标的理解很到位,我还会在教研员的帮助下参与比赛。”

周老师认同靳老师的观点,他还认为教研员的专业水平常常是普通老师所不能及的,需要向教研员虚心请教,在访谈中周老师向笔者表示:“北京市的教研员其实很厉害,确实很多东西能说到点儿上。”董老师补充说从一线升上去的教研员才是最了解老师的,表示:“从一线上去的教研员,都是非常厉害的,是那种真真正正的专家。”

但是也有新教师抱怨“教研员”这一角色离自己实际教育教学太远这一现象,这一远离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更表现在见面次数少,时间短,交流浅等方面。也有老师对教研员注意力的公平分配提出质疑,“教研员完全依照自己的偏好,与‘优质校’紧密沟通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各校之间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大学老师到中小学:

需要多点敬畏多点专业性

对于“高校博士”“大学本科教授”这两类专家在教研中的作用,大多老师们给予了消极的评价,不同于老一辈教师对于“高学历知识分子”的盲目崇拜,如今的“00后”新教师在面对这类专家讲座时,无论教授专家的头衔有多大,他们只对有“干货”的内容进行认真倾听。

新手教师们认为,“高知分子”们来教研讲座时,一定要拿出真才实学,而不是讲笑话,聊家常,体现专业性是他们最应该做到的事情。杜老师坦言:“一个教育博士,他讲教育学相关内容,废话连篇,拿他家自己的家务事儿当成例子,想讲得稍微通俗一点,但聊着聊着就变成低俗了。他是来讲座的,又不是来讲笑话儿,老师们基本也没有会听的,拿他当个乐子,但学校还老请他来,可能是有什么关系吧。”李老师、崔老师对此表示认同。“在学校里,有些老师在线上做了一次教研讲座,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估计就是为了赚钱来的吧。”崔老师如是说。

当“高知分子”们结合一线需要,有设计、用心地开展讲座时,教师们还是热烈欢迎的,在教研培训过程中结合专业心理学知识,讲一些班级管理相关内容时,产生的作用常常还是正面积极的,董老师说:“心理学教师给我们区的老师开展过一场关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教研培训,我们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我们这些新手老师来说,如何与家长沟通,处理家校问题是很棘手的,所以听他讲时,台下的老师没有一个犯困的了,同时他讲授的方式也很吸引人,不是在那儿读PPT,而是采用工作坊式的学习模式,给不同老师分组,而是布置一个个小任务,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挺好的。”

专家团队:

需要统筹规划以免各说各话

在张老师看来,自己的教研培训活动受着四波专家的指导,其中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对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帮助,反而是自己在实践中对课程自我反思的效果更好。张老师对其所面对的“砖家团队”进行了分析。

张老师说:“在区级教研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得受四波人的使唤,他们的要求很冲突。市教育学院的研究员是给我们整体讲课培训、布置磨课的任务的,他们讲的东西很先进,我们这边落后,学生跟不上;区教育研究科学中心的教研员是组织培训,并下校听课检验培训成果的;我们学校的校长、教学主任则不管适不适合,一定要将学校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加到每一次教研展示课上,每节课必须有10分钟小组合作,有些课程完全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但你不用的话,学校就会批评你;我师父是要求我找一节经典一些的课去做展示,这样比较好讲,但是区教研员那边要求我要按当前的课时进度去准备课。合着四方人员把我夹在中间了,我真挺难受的,在教研中,我的课完全不是自己的了,专家们意见各不相同,我一个小老师,谁都不敢得罪,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说实话,教研员给我们讲的教研内容就是高屋建瓴,大单元教学没错,但他真不适合我们学校这些基础弱的学生。你要想真正打磨好自己的教育教学,还是跟着师父一点点听课,一次次上课,教学实践是正道。”

在张老师看来,整体教研活动的内容并没有进行统筹安排与规划,四类专家“各说各话”,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没有能够考虑到当地学生的能力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因而影响到效果的发挥。

跨越时空的“大老师”:

网络资源平台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研提供了便利的媒介与丰富的资源,仅按知识量来看,网络资源是当之无愧的专家,知乎、B站、ChatGPT等网络交互平台的出现为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教育学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课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区级教研的作用,将教研研究什么内容、何时教研的自主权归还给了教师。“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北京空中课堂”等官方平台的出现,更是在国家层面统合优质资源,为教师们筛选出了一个拥有跨越时间、空间能力的“大老师”。

杜老师认为网络资源大大优化了自己的时间:“现在我有B站,B站上有那么多课例,我有教研平台,平台上不仅有老师的课还有老师写的文章,这些都可以拿来用。”

而靳老师更多将网络资源视为“双刃剑”,她表示:“它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我们非常直观非常快速地去了解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在于数量太多,作为新教师,我们没有特别强的筛选和甄别能力,可能无法确定哪些教育案例是好的,是对我们有帮助的。”

不同于上面两位老师,李老师对网络资源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他认为:“我比较懒,懒得找相关资源,我的课就还是得自己多琢磨,别人的设计思路固然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我也讲不出来他的那种感觉,教学能力最终还是得靠实践来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2023-09-27 周啸宇 ——北京市“00后”新手教师眼中的教研支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420.html 1 “谁能帮到我们” 50,4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