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超85万尾珍稀特有鱼类放归长江

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8日   第 06 版)

本报讯(记者 王菡娟)9月23日,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三峡集团联合开展的2023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长江公园和白鹤滩库区海子沟码头同步举行,超过85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放流长江。

此次增殖放流共有9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回归长江,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鳍吻鮈、圆口铜鱼、长薄鳅、胭脂鱼、岩原鲤、细鳞裂腹鱼,以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厚颌鲂、白甲鱼等。其中,新获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本次放流规模为历史之最。

圆口铜鱼俗称水密子、圆口等,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长江上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长鳍吻鮈俗称土耗,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水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近年来,三峡集团持续开展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保护,连续攻克了100多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系统化构建了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种群梯队;突破了20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及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瓶颈,建立了规范化的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形成了批量繁育放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能力和水平。其中,2023年长江鲟增殖放流规模已突破66.8万尾,圆口铜鱼增殖放流规模突破20万尾,长鳍吻鮈增殖放流规模突破10万尾。

据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9月底,三峡集团在长江全流域累计放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超过1300万尾,为长江珍稀鱼类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资源恢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3-09-28 记者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467.html 1 超85万尾珍稀特有鱼类放归长江 50,4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