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种植面积15万亩 总产量40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

甘肃民乐“薯光”无限照亮共富前景

李育才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09日   第 07 版)

初秋时节,走进甘肃省民乐县民联镇河湾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多台马铃薯收获机来回穿梭,正在进行收获作业。随着机声隆隆,一颗颗饱满、黄亮的马铃薯破土而出,铺满了田间地头,工人们忙着分拣、装袋、装车,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我今年种植的1200多亩马铃薯,亩产可达3500公斤,同爱味客公司签订了订单,收购价格也相当可观!”基地负责人张鹏高兴地说。据民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民乐县种植马铃薯15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4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将达10亿元。这丰收的喜悦,离不开县政协的有力推动。

近年来,民乐县立足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病虫害轻的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取得较好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马铃薯产业如何升级,共富“钱景”如何打开,始终是民乐县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

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陈建生、马永彪等委员针对马铃薯种植经营主体科技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强、对市场价格把控能力不足等问题,提交了《关于成立马铃薯产业联盟的提案》,建议全县成立马铃薯产业联盟,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统一抱团销售抵御市场价格风险。

民乐县政协将其作为重点提案由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县农业农村局在办理该提案中充分吸纳委员建议,组织89家专业合作社、500家种植大户加入马铃薯产业联盟,制定《民乐县马铃薯产业联盟章程》。此外,还举办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论坛,组织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为每个千亩以上的种植基地选派一名技术专家驻点全程指导服务,促进马铃薯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雷菊红、赵惠芳委员针对马铃薯贮藏体系滞后、精深加工能力弱等问题,提交《关于促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建设马铃薯贮藏基地、引进培育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

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积极争引项目资金,对接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马铃薯气调库两座,引进培育了爱味客、丰源薯业、天润园等企业,形成了以全粉、精淀粉为主、主食化系列食品为补充的集群化加工体系,初步建立了“农头食尾”式的全产业发展链条。

今年春耕备耕期间,外地马铃薯种子供应一度紧张,民乐县从外地调种陷入困境。3月6日,县政协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全县粮食安全生产视察报告》,县委书记当即作出批示。

在县政协的推动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资1.2亿元,建成马铃薯自动化组培育苗中心3200平方米,配套建设8000立方米气调库、1200平方米自动化苗盘定制车间。

政协助力,“薯光”无限。民乐马铃薯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广大群众正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2023-10-09 李育才 种植面积15万亩 总产量40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597.html 1 甘肃民乐“薯光”无限照亮共富前景 50,5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