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诗意中国的根脉传承

韩经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09日   第 10 版)

■精彩阅读

■诗意中国的审美风貌,呈现为诗歌艺术的审美意象,延伸为诗情画意的综合艺境,涵养在礼乐教化的文化传统,进境于民胞物与的终极关怀,只有多维整合的系统阐述才能保证根脉传承的浑然一体。

■诗意中国的文化心理,凸显出永续不绝的唐诗情结,而今天我们对于“唐诗之美”的解读阐发,更需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全新视野。

■提炼凝聚着诗意中国之文化精髓的“美的规律”,需要在“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创新视域下提炼并阐释中国艺术哲学的经典范畴、核心命题以及阐释话语体系。

诗意中国的根脉传承,意味着在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特定意义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性思维所造就的中国审美意态和中国文化精神的精华描述和精神阐释。惟其如此,诗意中国的根脉传承,不仅需要充分体味中华诗词的美感韵味,而且需要深入发掘其精神发育的文化根系和风格演变的历史脉络;不仅需要从文化生态的角度透视其所以如此的文化机制,而且需要在哲学的高度上探寻其根脉延续的美的规律。亦惟其如此,根脉传承的创造性实践就关乎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的深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诗意中国的根脉传承,是“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推动下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课题,并且是全社会都需要提高问题意识的思想理论探索课题。要而言之,这里的问题意识须涵涉以下三种维度:一是如何揭示孕育了诗意中国之审美风貌的文化生态,二是如何解读凸显出诗意中国之文化心理的唐诗情结,三是如何提炼凝聚着诗意中国之文化精髓的美的规律。

诗意中国的审美风貌,呈现为诗歌艺术的审美意象,延伸为诗情画意的综合艺境,涵养在礼乐教化的文化传统,进境于民胞物与的终极关怀,只有多维整合的系统阐述才能保证根脉传承的浑然一体。

首先,诗歌艺术的审美鉴赏所需要的审美灵感和人文修养是根脉传承的现实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坚实丰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像生命需要空气和水那样,只有相应的文化生态才能孕育中国人整体的诗美性情。为此,需要树立“精品”“精读”意识,要真正领悟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尤其要在探讨诗意美之所以然方面下大功夫。继而,从中华诗词艺术中自然延伸出来的讲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文化传统,培育出诗词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跨越当代文学与艺术学学科界限、领悟古典诗词意境和书画神韵的综合要求。如果说中华诗词具有讲求情景交融从而也讲求诗画交融的特色,那么,伴随着诗画交融的艺术潮流,绘画艺术领域追求率意写真的“文人画”流派,不仅造就了艺术史上写实与写意的不同流派,而且延伸发展为以当代“新文人画”为标识的笔墨传统,于是也就引发了深入艺术学肌理的造型与笔墨之辩,与此相关的讨论还有待深入。进而,诗意中国植根于礼乐教化的文化土壤,在制礼作乐和礼崩乐坏的兴衰交替中动态考察诗学的发展轨迹,包括上古礼乐文化阐述中“采诗观风”的制度设计和“温柔敦厚而不愚”的人格诗学规范等,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值得探索的诗意生态学研究课题。最终,中国式诗意栖居境界凝聚着中华哲思美论的核心观念和思维范式,也因为如此,诗意中国之根脉传承指向人学本根和宇宙本源的终极关怀和哲思智慧。在这里,可以讨论诗意栖居与终极关怀的深层契合问题,可以探讨如何将“民胞物与”的博大襟怀注入日常平凡的生活实践中,参悟文学艺术的“自然之道”和哲学美学的“道法自然”。

诗意中国的文化心理,凸显出永续不绝的唐诗情结,而今天我们对于“唐诗之美”的解读阐发,更需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全新视野。

最近,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抖音、中华书局推出“抖音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据《2023抖音唐诗数据报告》,在过去一年里,近百万名网友在抖音发布唐诗相关短视频,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8亿。这一现象说明,现代传播方式在加速推广诗意中国普及事业跃上新台阶的同时,也进一步确认了唐诗在诗意中国审美心理中的核心地位。确乎如此,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唐诗是美的巅峰。惟其如此,伴随着这种普及广度的数量升级,自然应有无愧于时代的探究唐诗之所以然的诗学解读。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古今一体的诗学通观视野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比较视野的彼此融通,无疑是深入透视诗歌“唐人高处”和“盛唐气象”之丰富内蕴,进而把握中华诗词最美范式之生成机制的新兴机遇。尽管围绕“唐人高处”和“盛唐气象”的学界讨论已然积淀丰厚,但“接着说”的空间同样宽阔。譬如殷璠《河岳英灵集》有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这无疑是唐人自己对盛唐时代精神之诗意呈现模式的自我确认。无论张说是否想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改革决心,他为盛唐时代树立诗风标杆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也就为传承不绝的盛唐气象之诗美阐释确立了经典范式。今天,当我们自觉传承如是范式阐释之际,也有必要展开富于艺术哲学辩证思维的新思考:“盛唐气象”的典型意象,难道是唯一的吗?譬如那家喻户晓的《登鹳雀楼》,虽然在描写“白日依山尽”的落日景象,然而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精神超越意向,不也充溢着追求更高境界的“盛唐气象”吗?进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比较视野,如汉学家宇文所安所推许的王维诗句“落日鸟边下”,同样也是描写落日意象,其取景构思却有着超越日常经验的独特造诣。王维此诗的意象塑造别具一种瞬刻永恒的玄妙诗意,聚焦于飞鸟与落日在审美直觉视野里偶然相遇的一瞬间,诗人分明有着捕捉直觉形象并以此寄寓“目击道存”意趣的灵感神思。须知,与此对应的下一句是“秋原人外闲”,后世对此联有“妙绝言诠”的高度评品,如今继续求索其妙绝言诠之妙处,需要透过“落日鸟边下”这一将无限空间感融入眼前直觉印象的感物意象,从而感悟“落日”“秋原”所营造的“人外”(人的感官世界之外)之万物自在的闲适境界。这种境界,与同样出于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隐然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

提炼凝聚着诗意中国之文化精髓的“美的规律”,需要在“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创新视域下提炼并阐释中国艺术哲学的经典范畴、核心命题以及阐释话语体系。

在终极关怀的维度上,诗意中国之根脉也就是中华民族之哲思美论的话语根系,而构成这种话语根系的经典范畴与核心命题,堪称中华文明之精神标识,对这些标志性范畴命题的创造性阐释,是今天我们在“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视域下深入探寻马克思“美的规律”学说的创新实践。无论是从中国艺术哲学之原点的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命题出发,然后一路通向庄子“天籁”说之所谓“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的哲学美学之阐释,还是将孔子“吾与点也”之感言与朱熹“‘吾与点也’之意”的阐释模式视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诗意中国的哲学美学智慧和主体人格理想是高度契合的。这种被中华民族精神实践所不断证实的契合性,放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视域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度契合性。重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论述异化劳动时提出的“美的规律”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深入探讨马克思两个尺度的深邃含义,领悟其中关于自由创造的人与世界万物之间完美关系的创意思路,我们将收获一把可以叩开“众妙之门”的钥匙。比如缘乎此而可以重读至今仍被视为最具难度的哲学文本之一的庄子《齐物论》。在开篇“天籁”说与篇终“物化”说前后呼应的文本结构中,篇终“庄周梦蝶”的寓言喻说未尝不是开篇“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一说的形象化阐释,当庄子最终强调“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时,其言外之意自然涵涉“吹万不同”的造物者与“咸其自取”的物自生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庄周梦为蝴蝶之际“自喻适志”而“不知周”的“物化”境界,投射到关乎“美的规律”的思想理论领域,然后再回归到“天籁”这一经典范畴的重新阐释,相信人们不难找到自身理论思考的新出发点。

诗意中国的根脉传承,是一条上下求索而去发现美的真谛的精神登攀之路。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

2023-10-09 韩经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613.html 1 诗意中国的根脉传承 50,61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