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行走在苏东坡的宅子里

刘友洪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09日   第 12 版)

沿着由古木、翠柳、绿竹、荷塘、红墙、翘檐组成的画卷自由徜徉,自树梢倾斜而下的各色绿韵扑面而来。如果此时,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定能体会到一番不一样的心境。

(一)

不管在海棠园,还是在橘园,抑或是竹园,东坡都如影随形。“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边观赏海棠花的娇艳,一边体悟东坡谪居黄州的清冷。“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姫三日手犹香”,除了橘唇齿留香的味道,更重要的是,苏东坡从屈原的手中,接过了橘的信念、精神和气节。“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亭亭玉立的翠竹,带给苏东坡对故乡的印记,也赋予了苏东坡竹的风骨。

走进三苏祠,就从当下走进了历史,从现实走进了神往,从踏雪寻梅走进了璀璨文化。

(二)

行走在三苏祠,山也幽幽,水也幽幽。

如果说乡愁有深度的话,那么三苏祠的“水”已经深千尺了。眉山是“三苏”的“原点”,他们以此为圆心,像水波一样一圈圈荡漾开去。比如东坡先生,从出生到21岁第一次出川,加上两度回乡丁忧,苏东坡在眉山待了25年,直至33岁离开故土,再也没能回来,死后也葬在了河南郏县。东坡先生用他一生超过三分之一的时光,在故乡的土地上留恋踌躇,踯躅徘徊。人过而立之年,心性就稳定了下来,故土的养分已将他滋养得枝繁叶茂,他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深深地浸润在故乡的风物之中。以至多年以后,苏东坡回望故乡时,写下了“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这种款款深情的美文。

(三)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用灵与肉堆积起一个强大的东坡文化磁场,三苏祠正是这磁场的中心。

好比迎面而来的这缕风,它从南大门何绍基手书的“三苏祠”三个字的背影里拂过,带着“文献一家”“是父是子”的景仰,“文章气节”“文峰鼎峙”的豪迈,“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的绝响,从前厅“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字里行间中,吹了出来的。这风,给楹联牌匾以及三苏祠的万事万物赋予了永恒的生命,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里,依然熠熠生辉。

古往今来,瞻仰“三苏”,吟咏东坡者指不胜屈。南宋有陆游“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盛情称颂,清代有何绍基“惟有三苏祠,时时梦魂结。翩然复戾止,一慰两年别。三子如有灵,为我屐齿折。今人友古人,古贤友来哲”的魂牵梦绕。

(四)

细细算来,三苏祠自元代延祐三年改宅为祠以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万物竟如此相似,三苏祠的历史就如同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几经兴衰沉浮,也曾片瓦无留,但三苏祠在国人川人眉山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中,得以保存。如今,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获得极大保护和发展,成为一条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甬道。

而今的三苏祠伫立时代潮头,从一叶小舟成长为一艘轮船,需要勤加保养才能行稳致远。在这艘船上,有无数默默无闻倾情付出的“小人物”,他们不留名不留姓,他们叫“三苏看门人”,叫“苏家园丁”,叫“苏门一子”,他们中有多少人情定三苏,终其一生而无怨无悔。

2023-10-09 刘友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621.html 1 行走在苏东坡的宅子里 50,6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