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狮子林桥跳水现象受关注

政协委员调研建议:让海河桥成为天津文旅发展新亮点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13日   第 10 版)

近日,天津跳水大爷火爆全网。虽然各方对此有不同看法,但跳水地点天津狮子林桥还是成为网友口中天津市“8A级网红景点”,不少人专程来此打卡。

天津狮子林桥源于狮子林寺庙和狮子林村,桥上1181只狮子栩栩如生,而桥东的望海楼教堂则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发生地。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横跨在天津海河之上的一座一座桥梁是天津城市的重要标志,更是津门城市特色文化景观的代表。狮子林桥跳水引来全网关注,能不能以此现象为契机,宣传好30座海河桥,尤其7公里精华段11座观景桥,让那里承载的历史故事、见证的重大事件被更多游客知晓和喜爱。

一段时间以来,天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民革天津市委会开展深入调研,提出规划建设天津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特色文旅场景和精品线路,开辟海河桥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展现天津独特魅力。

海河桥一桥一模式,多座桥梁是工程技术与建筑美学融合的杰作,被誉为我国“桥梁露天博物馆”。且桥桥特色鲜明,特质独到,集中体现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大气洋气、清新靓丽”的城市文化特质。民革天津市委会调研认为,海河桥蕴含天津的历史传统,展现新时代城市风貌,得到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关注,完全可以成为独具特色的天津文旅新亮点。

谈到如何开辟海河桥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市政协常委王红梅提出,要深入挖掘海河桥文化,开展海河桥文化水上一日游,专业讲解员可从美学特点、建筑工艺、历史脉络、天津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实景讲解,提供观桥打卡护照等文创,帮助游客深度体验海河桥文化。她建议在海河两岸桥文化陆路两日游中,让游客深度观看每座桥的建筑艺术、材料结构、观光特点,行走体验,将两岸的知名街道、地标式建筑、相关商圈、周边民间活动等串联起来,打造天津特有“海河桥城市漫游”品牌。她说:“海河桥文化游,可结合河道水文桥梁等的改建提升,结合国家会展中心的建设和会展业的发展,扩大海河旅游的广度,增强桥文化旅游黏性,形成全国知名的海河文化旅游品牌。”

比如,作为海河桥代表的解放桥,就是天津的地标式建筑,这座全钢结构的开启桥,不仅经历了从万国桥、中正桥到解放桥的百年沧桑,也见证了天津近代工商业的繁荣。如今,解放桥已成为中外游客到天津的重要打卡地,解放桥的开合时间更是被打卡游客所熟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靳方华告诉记者,委员们在调研中建议结合这一事件的影响力,有针对性地推出适合周边地区游客的“周末休闲游”等文旅产品,构建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的可品味、品读、品鉴的休闲城市形象,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全国知名的都市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天津可打造一批文旅引爆点,如解放桥开合、小站练兵、精武比武、西北角早点、五大道海棠花节、意式洋楼歌剧、北塘赶海、盘山寻踪、南开读书、周邓纪念、现代工业探秘等。”靳方华说,天津名人故居、海河桥景、小洋楼、现代工业等文旅场景很受游客喜爱,委员们经过实地调研并与专家咨询研究,提出了一日游、两日游和三日游的建议线路,供文旅部门参考借鉴。

“狮子林桥跳水现象要因势利导,打造天津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快乐幸福的文旅场景。”民革天津市委会深入调研提出,策划组织海河“一桥一故事一活动”旅游场景。结合每座桥的特色举办主题活动,挖掘海河桥历史文化故事,设计形成天津桥文化故事集、系列短视频等,通过官方媒体和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同时,多种方式展现桥文化和建筑设计之美,塑造系列桥文化网红打卡地。融合市场的无形之手、政府的有形之手和社会组织的友情之手,建设持续的、有序的、安全的文旅场景,讲好天津老故事,守护天津“烟火气”。

“建议举办每年一度的海河桥文化旅游节。利用全国旅博会永久在天津举办的机遇,在旅博会期间举办海河桥文化节,集中展览展示、交流交易、宣传推广海河桥文化和文创产品。”民革天津市委会为游客深度体验津门桥文化风采提出具体建议。

2023-10-13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狮子林桥跳水现象受关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884.html 1 政协委员调研建议:让海河桥成为天津文旅发展新亮点 50,8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