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营周刊

“深聊会”聚焦民企参与重大科创平台建设

本报记者 白杨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27日   第 06 版)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4%来自企业,排名全国首位。在深圳科技创新中唱主角的民营企业,未来如何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动力、实力?

深圳市政协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2024年重点提案培育选题,在前期大量调研基础上,于10月10日召开“深聊会”,邀请政府职能部门通报情况,政协委员与智库专家、企业代表、社会组织负责人,围绕民营科技企业如何参与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的创新路径建言献策。

据介绍,深圳已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等学科方向布局建设多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华为、华大基因、比亚迪等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但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具备先进性、开放性、公益性等特点,与民营企业面向市场导向,主要开展应用技术创新,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存在一定的矛盾,以及受创新能力和人才不足、分享机制不明确等制约,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堵点需要打通。

“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约1880亿元,其中有122亿元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高达94.0%,深圳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企业基础研究经费的47.9%。这说明深圳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进入‘无人区’,必须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方面有所布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表示,深圳的科技创新已从过去的“跟跑、并跑”发展为“部分领跑”与“跟跑、并跑”并存,在现阶段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这对深圳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深圳的创新不是计划的创新,而是市场引导的创新。”深圳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高瞻表示,在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当中,深圳的优势是面向市场的创新研发。希望深圳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完善提升市场为引导的创新机制建设。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具有初期投入大、后期运营成本高、高精尖人才需求大、科研成果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的特点,民营企业参与建设主要面临资金投入大且回报期长、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多方资源难以协调等难题。

深圳市政协常委盛司潼建议,加大对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引进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入驻深圳;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模式,激发创新平台的创新效率。

市政协常委马迎辉认为,深圳面向应用的科技创新比较多,这种科技创新需要在开始设计的时候考虑将来的应用场景。“如果深圳能为这些科技创新找到落地的场景,那么科技创新平台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他建议,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协调性的工作,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应用实践中逐渐成熟、转化,走向市场。

“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到重大科技平台的建设中;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白名单。”“建立重大科技创新相关需求信息的有效对接平台;为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解除后顾之忧。”“鼓励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优先选择国产仪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方案设计路径上,以产业链作为思路去进行企业整合。”“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攻关项目。”……企业代表、社会组织负责人建议,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投入机制、利润分配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是深圳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民营企业是深圳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市政协副主席田夫希望,通过“深聊会”和接下来的调研,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投入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助力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2023-10-27 本报记者 白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592.html 1 “深聊会”聚焦民企参与重大科创平台建设 51,5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