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上海松江区政协

“三轮驱动”换来“一花独秀”

潘良蕾 本报记者 顾意亮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06日   第 05 版)

叶榭,作为上海市松江区区域面积最大、农村户籍人口最多的一个镇,位于黄浦江中上游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被区委、区政府赋予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的“重大使命”。这里拥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上海家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也拥有全国文明村——井凌桥村。多年来,当地人在坚守生态发展、“小心翼翼”地呵护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域的同时,也渴望生活能够更进一步、锦上添花。

松江区花卉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有着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叶榭镇所在的浦南地区,多年来形成了规模化的各类花卉企业,最高峰时合计120余家。虽然花卉产业被誉为“美丽产业”“富民产业”,可是叶榭人却不爱种花。“家庭农场有政府补贴,庭院经济却是自负盈亏。”井凌桥村党总支书记桂静静道出了原委。

2020年,松江政协民革界别围绕以花为媒带动浦南地区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等问题开展深度调研。《浦南乡村旅游“再起步”的路径研究》《以花文化产业带动浦南乡村旅游》《推进花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调研报告先后出炉。在调研的同时,民革界别委员还通过开展涉台花农法律援助、农业扶持政策专题宣讲、开展庭院经济课题试点等方式积极为当地花卉产业做好服务工作。

据此,松江区政协把民革界别的调研成果送上了多个舞台:2021年松江政协献计献策大会上,民革党员、区政协委员王英围绕花卉产业助力浦南乡村旅游进行大会发言;2023年九城市政协共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苏州活动中,民革党员、区政协委员祝华伟以“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长三角乡村振兴”为题作交流发言。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为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松江区政协敏锐地关注到,浦南地区花卉生产基础资源良好,但花卉产业发展仍停留在低附加值的生产种植环节。

为此,区政协叶榭镇联络组的委员们琢磨起了“以花卉基地为依托,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农户创收能力”。在区政协提案委主任王秋林的带领下,民革界别的委员们和地联组的委员们来到田间地头、进到温室大棚,走访了浦南花卉产业带,调研上海九菱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上海育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用王秋林的话说,“我们是按照区政协‘协商在一线’的工作要求,做到了‘议题进大棚,协商在田头’。”

成果很快显现,位于叶新公路一侧的浦南花卉基地启动提档升级改造,计划分三期建成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及长三角规模最大的集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仓储冷链、产业服务和会展节庆等于一体的生产服务整合型花卉贸易综合体。

这边紧锣密鼓,那边也是热热闹闹。位于叶新公路另一侧的井凌桥村举行了庭院经济集中签约仪式,10户村民与浦南花卉产业基地达成合作,后续将在自留地内种植花卉。此次集中签约仪式明确了村民需要承担起经营主体的责任,按照市场要求不断精进种植技术和方法,按照交易规则支付押金并形成自负盈亏的意识,确保花卉基地和农户利益得到双向满足。

“我们希望以此不断提升村民们的市场意识。”在桂静静看来,庭院经济的可能性不止于此。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井凌桥村发起了“共享庭院”的实践,通过引导居民打开前庭后院,为往来游客提供免费车位、免费热水和洗手间。“我们不仅要种好花,还要用花留住客人、用花讲好故事。”

如今,叶榭镇不仅产业升级,也实现了“井”上添花。这其中区政协出了一份力,也得到了一份收获。区政协主席刘其龙归纳为:把界别活动、地区联络组活动纳入专委会日常工作之中研究部署,实现专委会工作和界别工作、地联组工作“三轮驱动”,确保“三驾马车”协调一致、推动有力、取得实效、大有可为。

2023-11-06 潘良蕾 本报记者 顾意亮 上海松江区政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135.html 1 “三轮驱动”换来“一花独秀” 52,13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