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行

集中展示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

本报记者 付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09日   第 12 版)

西周云纹编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日前,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作为一次大型国际性考古学术盛会,与会国内外800余名考古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彩汇报与深入交流。

积极推动中国考古新发展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集中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促进了中国考古学对外开放和国际学术交流,为推动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中国考古学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的是,此次大会专门设置了为期一天半的专业委员会分组研讨环节。27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564场精彩报告和深入交流,内容涉及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考古教育、数字考古等多个领域,在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相关重要遗址的最新重大发现、前沿研究成果、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各分支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在分组研讨的同时,本届大会还配套举办了“长安论坛”和27场公共考古讲座,促进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加强了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考古学者的风貌。

其中,“长安论坛”聚焦石峁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石峁遗址作为黄河流域距今4000年前规模宏大、遗存丰富的史前都邑性城址,不断刷新着社会各界对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认知,“长安论坛”的召开将为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考古讲座则由27个专业委员会联袂推出,借助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等院校及陕西省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古都西安的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公共考古讲座的推出,对于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学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本次会议是历次中国考古学大会参加单位最多、参会代表最多、收到论文最多的一次盛会。会议论文涉及考古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各专业委员会都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一些成立时间较短、人数相对较少的专业委员会,也提交了很多高质量的论文。

不断取得学术研究新成就

在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主题发言环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介绍了陕西省考古的新发现、新收获、新成就。孙周勇表示,近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23项主动性及课题性考古项目,开展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2377项,涉及上迄旧石器、下至明清古代遗存数百余处,出土文物10余万件。

在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分组研讨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杨平平以《六朝都城出土瓷器编年研究——以纪年墓资料为中心》为题发言,在充分利用纪年墓资料对六朝都城出土陶瓷进行专题编年及分期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了都城之外地区同一时期的纪年墓出土资料,开展比较分析。他们提出:六朝纪年墓瓷器的“根脉”在东汉晚期。从六朝纪年墓瓷器的研究来看,以王朝起灭作为瓷器断代分期的依据是不合适的,器种和器群的“编年”关系并不完全同步,不同窑口的瓷器群及器种在“编年”上存在演化规律的同步性问题。陶器、低温釉陶器、高温陶器和瓷器的器种、器群及“编年”既有相关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

长安城作为唐朝的都城,不仅是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一个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外交使团、商贩驼队、留学生等向往的目的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龚国强以《从考古视角看唐长安城的开放包容》为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百余年来,考古人员在唐长安城遗址所在的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内、郊外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发现了丰富的唐代珍贵遗物,其中流寓人员墓志、墓葬壁画、三彩陶俑、金银器件、玛瑙珠宝、玻璃器皿、石刻器饰等类的实物资料,可从流寓人口、外交礼仪、手工业技术、音乐舞蹈、服饰时尚等几个方面印证唐宋时期有关长安城的文献记载,实证该城宏大、繁荣的情况以及开放包容的气度。

在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围绕古人类学、古DNA分析、骨骼形态学、古病理学、骨骼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最新成果展开了学术交流。

2022年是人类进化考古研究中令人兴奋的一年,古人类研究取得惊人进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凌霞及研究团队对河南洛阳栾川孙家洞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这批化石至少代表3例个体:2例未成年人和1例成年人;未成年个体的牙齿生长发育阶段分别与6-7岁和11-12岁的现代青少年相当,栾川幼年个体化石的发现为探讨现代人独特的生物学特征的出现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根据栾川孙家洞动物群及初步测年结果表明,栾川古人类的生存时代为中更新世,处于古人类演化、分化及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时段,赵凌霞强调,该遗址的古人类形态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可归入直立人或古老型人类的形态范畴,栾川孙家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与现代人多地区起源理论假说的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过去10年,新一代古DNA技术的引入在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领域产生了诸多重要的成果。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崔银秋总结了古代病原体基因组研究的进展,并指出该项研究为关于病原体进化、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古代健康、文化习俗和历史流行病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崔银秋还汇报了她及研究团队对东亚不同地区的最新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

在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分组研讨会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冉万里的发言《器物造型与装饰纹样的交流与借鉴》以唐代器物为中心,对器物造型与装饰纹样的交流与借鉴进行了论述。沿着丝绸之路运输和贸易的各类器物,既有实用价值,也有审美价值,能够满足或者填补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需要,因而也为人们所喜爱。与此同时,不论是器物造型还是装饰纹样,都不同程度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在这一过程中,其影响的集中表现便是器物造型和装饰纹样的交流与借鉴。他以来通、多曲长杯、胡瓶、水波纹银碗等实例,探讨了人们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器物造型和装饰纹样的态度,并对交流与借鉴的模式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在新石器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磊汇报了姚江河谷河姆渡文化近5年来考古工作的新进展。他所在的团队通过调查与勘探,在近19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40处、井头山同时期的遗址1处。其中施岙古稻田的考古发现,清晰地展现出一种较完善的稻田系统。井头山遗址的聚落形态、器物形态等,与河姆渡文化早期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为探索河姆渡文化的本地起源提供了新资料。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向其芳汇报了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群考古调查发掘的新收获。2023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对该遗址群开展了考古工作。重点发掘了夹口山遗址,新发现了一批成片分布的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小石器,是江汉平原砾石工业向小石器工业转变的关键证据。这一区域的发掘也见证了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到春秋时期,人类不断向河漫滩开发的整体趋势。

2023-11-09 本报记者 付裕 集中展示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350.html 1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行 52,3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