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探索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曾繁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20日   第 10 版)

《曾繁仁学术文集》

■精彩阅读

■ 生生美学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是一种生命创生之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生生美学的内涵来源于《周易》之《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等命题。“生生”为动名词结构,为“生命的创生”,“生生”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生命的创造过程,这实际上是东方古典形态的价值论与存在论结合的哲学、美学。

■ 中国传统美学相异于西方美学之处,在于西方美学基本上体现在各类哲学与艺术美学论著之中,而中国传统美学不仅体现在各种艺术理论论著中,还大量呈现于各种艺术形式及其研究之中。

生态美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有关,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原生性的生态文化。现代文化人类学提出族群原生性文化的概念,认为一个民族由于其特定的地理区域与经济生活模式,经过长期的调适,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以此理论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西方古代希腊文化相比较就显现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特点。钱穆认为,中国文化自始至终建筑在农业上面的,西方则自希腊、罗马以来,大体上可说是建筑在工商业上面。农业文化造就重视天人相合的生态文化,而商业文化特别是古希腊“航海文化”则形成相应的“科技文化”,因此,生态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农耕文化的内在要求,是一种族群的原生性文化。

西方古代的主流文化是科技文化,生态文化在西方的产生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其在一定意义上也受到了中国生态文化的影响。生态文化在中国是原生性的,在西方则是后生性的、外引性的。无论是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怀特海的“有机哲学”,还是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都有东方文化因子,特别是中国生态文化的元素。渗透于儒释道思想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刻丰富且具有超前性的生态文化因子而彪炳于世。道家思想中有“道法自然”“道为天下母”“至德之世”等生态观念;儒家思想则有“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和而不同”“不违农时”“节俭素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生生之谓易”“阴阳相生”等生态观念;佛家思想也有“佛性缘起,依正不二”“众生平等”“善恶业报,善根果报”等生态观念,可见,儒释道生态思想均无比丰富。

如何在国际生态美学领域内推介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国际生态美学领域,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欧陆现象学依靠其“天地神人四方游戏”来诠释生态美学,而英美则以卡尔森为代表,其“环境模式”呈现出分析哲学领域内的环境美学。那么,以“天人合一”为文化模式的中国传统文化,要如何将自身呈现给国际学术界呢?长期以来,西方学者黑格尔等认为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和美学,“哲学”“美学”乃至“生态”等概念均由西方创造并引进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给我们研究以信心与鼓舞。同时,新时期以来,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也给我以重要启发。据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乐黛云教授所言,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呈现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第二阶段为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加入国际比较文学行列,提出了相异于两派的“跨文化研究”之中国学派,以“跨文化”与“中国话语创造”为其特点。今天,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之际,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者应在欧陆现象学之生态美学与英美分析哲学之环境美学之外,努力呈现具有中国文化血脉与文化特点的生态美学。

生生美学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是一种生命创生之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生生美学的内涵来源于《周易》之《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等命题。“生生”为动名词结构,为“生命的创生”,“生生”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生命的创造过程,这实际上是东方古典形态的价值论与存在论结合的哲学、美学,与海德格尔“此在与存在”结构中“此在”对“存在”的阐释有接近之处。生生美学包含了强大而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太极图式”的文化模式、“线性艺术”的艺术特征、“意在言外”的意境审美模式,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中生生美学的呈现等。中国传统美学相异于西方美学之处,在于西方美学基本上体现在各类哲学与艺术美学论著之中,而中国传统美学不仅体现在各种艺术理论论著中,还大量呈现于各种艺术形式及其研究之中。因此,将生生美学的研究对象从理论论著拓展至实践文本,包含诗经、唐诗、宋词、音乐、书法、国画、戏曲、园林、古琴、汉画像、敦煌壁画等,结合具体艺术形式,能更加深入地探讨和丰富生生美学的内涵。

生生美学若要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就要符合现代学科形成的条件:相对稳定的学术范畴、相对稳定的研究方法与相对稳定的学者群体。从相对稳定的学术范畴来说,生生美学的学术范畴即可确定为“生生之美”。《易传》之中已经将“生生”与“美”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易传》“文言”说道:“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那么,“乾”如何做到“以美利天下”呢?《易传》回答道“保合太和乃利贞”,也就是说只有做到阴阳乾坤各在其位,天地相和、风调雨顺、万物繁茂、农业丰收,才能达到占卜之贞。这里的“贞”就包含着美,所谓“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生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一种区别于西方形式之美的特有的“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内涵,由此“生生之德”转换为“生生之美”,这就是美与善交融,万物所具无言之美的缘由。同时,我们在生生美学的研究中紧密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论述了13种传统艺术形式,各有其特定的艺术范畴,但择其具有共通性者,应是“中和之美”“意境之美”“气韵生动之美”“筋血骨肉之美”等。中国传统艺术仍然留存至今,并显现出活泼泼的生命样态,“生生之美”与上述艺术范畴包含着浓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它们应该作为当代中国美学范畴走进生态美学话语的建设之中,中国生生美学应该与欧陆之生态美学、英美之环境美学并肩而立。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2023-11-20 曾繁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877.html 1 探索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52,87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