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重视和研究口头传统

本报记者 谢颖 整理编辑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20日   第 10 版)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日前《民族研究》刊发“非遗保护传承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笔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发表《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一文,深入阐释口头传统的研究保护。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五大领域,其中位居第一的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朝戈金认为,口头传统是人类表达文化之根,是“古老常新”的。在保护非遗的框架下,强调口头性的时候,并不是以排斥书写性为前提的。主张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口头传统和书写传统,强调“言文互缘”,才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态度。非遗是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能当作外在于人的“物”,人和人的创造物是合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口头传统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这种自相关结构里,与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整合为一。

朝戈金表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民众的精神活动和生产生活,以及语词艺术的创造,都主要通过口头传统来承载和体现。所以,重视口头传统,研究口头传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方向,这也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宗旨。

2023-11-20 本报记者 谢颖 整理编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881.html 1 重视和研究口头传统 52,88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