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重视心脏康复 拥抱长程健康

卢长林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29日   第 07 版)

心脏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人群死亡的首要疾病。截至2022年,我国心脏病患病人数即高达3.3亿,而随着亚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交织深刻而持续的影响,我国心脏病发生率和病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大约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例心脏病患者,每5分钟就有1例心肌梗死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心脏病患者得到医院及时有效救治后,绝大多数都可以顺利出院,但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手术等均不能治愈疾病(不能改善患者的绝对死亡率等),许多患者认为自己成功接受了心脏手术治疗后就万事大吉了,将医生的嘱托置之脑后,特别是忽视了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做法。为了帮助心脏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减少心脏病的复发概率,让患者拥有健康、长程、愉快的日常生活,我们要有心脏康复的意识和行动指引。

心脏康复是多种协同、有目的干预措施的综合

心脏康复是一种精准、综合地治疗和管理心脏病患者的模式,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风险评估、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运动处方、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急性期、稳定期以及之后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医疗干预,旨在帮助患者病情恢复,阻止甚至逆转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与复发,获得长程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尽管心脏康复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全球范围内心脏康复的开展现状仍存较大差异,地区和部门的差异较大。近10年来,我国的心脏康复发展较快,全国开展心脏康复的医院数量已从2012年的30余家,发展到目前的500多家,增长10多倍。即便如此,我国的心脏康复与发达国家的仍存较大差距,开展专业心脏康复医院数量的人口覆盖率较低且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西北、西南等地较少开展。此外,我国心脏康复的知晓率较低,2021年的调查显示,甚至有30%心血管专科医务人员不知道心脏康复,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对心脏康复不感兴趣,不了解其重要性和治疗作用。因此,加强我国心脏康复的宣传教育,普及心脏康复的治疗意义和重要价值势在必行。

有效开展心脏康复的人群有这些

一般认为,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可以进行适合自身的心脏康复。其中,曾发生过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人群是心脏康复的重点人群,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心衰等;接受过心脏手术,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脏射频消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也是心脏康复的人群。此外,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性疾病以及已有心脏结构改变的患者,同样应积极开展心脏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主要分为III期,每期康复开始前和过程中都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相应危险分层分级(低危、中危和高危),最终制定精细个体化的精进康复。I期又称院内康复期,主要目的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运动能力和耐力的恢复,给予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和方略,同时为II期心脏康复提供全面准备与参考。II期心脏康复在院外早期或门诊康复期,一般在出院后1-6个月进行,主要增加了3-5次/周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和柔性运动等,建议每周持续时间为150分钟,推荐总康复次数在36次以上,不低于25次。在我国,II期康复为心脏康复的重要阶段,是I期康复的延续,也是III期心脏康复的重要基质。III期心脏康复也称为家庭或社区康复期,一般是为发生心血管事件1年后的患者提供干预治疗,此期的关键是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综合运动习惯,并根据患者危险分层,及时评估患者的就诊需求。

心脏康复综合施策

心脏康复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运动训练处方和辅助治疗等。

危险因素管理包括戒烟管理、血压管理、血脂管理、血糖管理、体重管理、营养管理和心理疏导或治疗管理等,主要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消除或控制影响疾病进展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例如根据循证医学选择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药物,建议肥胖患者合理减重(减重不低于10%),饮食上避免总热量摄入过多,其中,包括管控不饱和脂肪酸、含糖饮料和酒精的过多摄入,保证充足、规律和有效的睡眠等。

运动训练处方是心脏康复的重要核心,须在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的前提下,根据“FITT”原则,即频率(F)、强度(I)、时间(T)和种类(T),制定一套涉及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性协调的综合训练。心肺耐力训练(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的基础,不同患者的不同康复时期可以选择相应项目和强度的训练方式,如II期患者可以选择跑步、骑单车等,采用间歇性训练,每次3-5分钟,总时长15-30分钟,每周进行5次,相对训练强度以30%-40%最大心率储备或储备摄氧量为起始,逐渐达到60%-85%最大心率储备或储备摄氧量,而III期康复患者可最终尝试达到70%-90%最大心率储备或储备摄氧量的训练强度。抗阻训练,如哑铃、阻抗器械和弹力带等,可在完成有氧训练后进行,但Ⅰ期康复患者需谨慎开展。对于心功能异常患者而言,有效的呼吸肌训练意义重大,推荐以30%最大吸气压力为起始强度,进行3次/周的训练,每次时长10-30分钟,训练周期为6-12周。平衡训练和柔性练习不仅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还可以增强跌倒后的抗损伤能力,对于跌倒高危的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建议对Ⅲ期康复的中老年人开展适宜强度的训练。

心脏康复中的辅助(循环)治疗目前主要包括体外心脏震波和增强体外反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主要通过物理学方法,促进心肌细胞中多种因子的表达,最终达到增加治疗区域新生血管数量并改善缺血状态的目的,可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研究显示,体外心脏震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而增强体外反搏治疗可以从多个维度(缓解缺血症状、提高活动耐量和改善心理应激等)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长程康复提供有力辅助和类治疗作用。

心脏康复让人活得更久、过得更好

专业、有效且长程的心脏康复对心脏病患者的益处可以简单概括为八个字:活得更久,过得更好。具体而言,心脏康复可以:1、控制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甚至逆转疾病进展和预防复发;2、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病情反复和再住院的风险,降低疾病死亡率,减少过多经济负担;3、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增强其战胜疾病之信心,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和高质量生活,融入社会生活;4、帮助患者维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改善其心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和柔性能力,大幅提升生活质量等内涵;5、全民关注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异常精神心理反应,帮助患者维持积极阳光的正能量心态。

总之,在我国开展心脏康复意义重大,特别要重视我国心脏康复的宣教,提高心脏康复的知晓率和普及度,让我国更多的医患积极依从和长程参与到心脏康复的综合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级医院与社区的交流互动与交叉融合,形成有效的分层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特别是,我国区域化的合理布局,最终形成我国优质的心脏病个体化管理网络,以期减少国家疾病投入的巨大负担,为更多百姓生命健康谋福祉。

(作者系民建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

2023-11-29 卢长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501.html 1 重视心脏康复 拥抱长程健康 53,50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