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长乐路上的九三先贤遗迹

施泳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30日   第 12 版)

长乐路662号吴镜渊故居。

上海的长乐路是一条与淮海路平行的小马路,全长3公里,横跨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修筑于1914年,早期以晚清上海公共租界法国著名律师蒲石的名字,定路名为蒲石路,1943年取福建长乐之名,更名为长乐路。

作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长乐路藏匿于淮海路的繁华热闹背后,也隐藏着老上海的“旧时光”。这是一条有故事、有人物、有历史的马路……

长乐路39号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旧址

长乐路39号是一幢2层楼的建筑,斑驳的朱红色外墙尽显岁月的沧桑,这里是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旧址。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是《新闻报》记者顾执中于1928年在上海创办的私立新闻学校,原名上海民治新闻学院,1932年改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址最初位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后迁至长乐路39号。办学经费由顾执中个人集资,教师有严独鹤、戈公振、李中道、翦伯赞、艾思奇、陈同生、钱俊瑞等。学制两年,一般招收学生二三十名,最多达50名。

全面抗战爆发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迁往重庆。1941年曾在仰光、加尔各答等地举办过短训班。抗战胜利后从重庆迁返上海,分为正科、预科2科,设有编辑、采访、报业管理3系。为方便学员业余学习,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办有日班和夜班。学校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办学方针,在1946年设立民治通讯社,作为高年级学生的实习机构。

1948年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被国民党反动派下令查封,有2名学生英勇牺牲。1949年上海解放后恢复办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

顾执中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毕业于苏州私立东吴大学,1923年任上海时报社记者,1926年任上海新闻报社记者,在“五卅运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时,他都深入实地采访。工作之余,顾执中致力于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为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1928年在上海创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

顾执中始终坚持真理、坚持进步,在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是九三学社上海分社早期领导人之一。1948年12月任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会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顾执中是三位常务理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顾执中历任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副主委、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候补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记协理事、首都新闻学会顾问、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等。

民治新闻专科学校虽然校址简陋,外表极不显眼,却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贡献巨大。如今长乐路39号是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部。

长乐路169弄38号

著名统计学家金国宝旧居

长乐路169弄怡安坊,位于长乐路南侧,建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是上海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三层砖木结构,沿路灰砖墙,红瓦平顶,屋面宽大,有楼房80幢,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其中,长乐路169弄38号是我国著名统计学家金国宝旧居。

金国宝是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人,我国统计学权威学者,现代统计学奠基人之一。1917年毕业于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后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金国宝治学严谨,学识广博,著有《统计学大纲》《中国经济问题之研究》《凯恩斯之经济学说》《统计学》《工业统计学原理》《高级统计学》等著作,把现代统计学引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教授,为我国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国宝始终追求进步,积极探索新知识。1919年金国宝在《解放与改造》半月刊发表了其翻译的列宁名著《鲍尔雪维克之所要求与排斥》(即《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列宁著作中译本之一。1952年金国宝在九三学社创始人褚辅成次子褚凤仪的介绍下,加入九三学社,成为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1956年2月金国宝作为上海市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小组会上作了《发展我国财经教育》的发言,翌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

长乐路662号

爱国民族资本家吴镜渊旧居

长乐路662号是一幢五开间三进深的二层砖木结构独立式花园住宅,门前种有一棵石榴树,空间幽静,装饰质朴。水泥粉刷墙面,青瓦坡面屋顶,二层阳台,门窗边上有些简单的雕花装饰。在第二进的位置上筑有道院墙,并在门头上做了简单的半弧形门楣,中间镶嵌有一块门幅,上书“退耕小筑”四个苍劲有力的阳文行楷,行文由右而左,右边没题款,传递出闹市中求安宁的心境。这里是爱国民族资本家吴镜渊旧居。

吴镜渊是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秀才出身,做过清末候补知县、湖南省慈利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弃政从商,创办上海宝成纺纱厂,是上海著名的纺织业资本家。

吴镜渊不仅是我国近代纺织业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还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之一。1917年中华书局遭遇经济危机,中华书局干事沈颐找到同乡吴镜渊,争取援助。吴镜渊联合同乡好友以银行垫款方式注资中华书局,中华书局得以走出危局。中华书局董事会曾特制一枚20多寸的大银盾,上刻“扶危定倾”四字,赠予吴镜渊。

长乐路752号-762号

由我国著名建筑师陈植设计

长乐路752号-762号是花园里弄住宅,沿街前后两排,单体为双开间三层楼,红瓦双坡顶,东侧屋顶设棚式老虎窗。这一片花园里弄住宅是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陈植在20世纪40年代设计建造的。

陈植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与梁思成、林徽因是同班同学。学成归国后创办华盖建筑事务所,这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成功的中国人自办建筑事务所之一,设计建造了一批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建筑。新中国成立后,陈植历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主持设计了鲁迅墓、闵行一条街等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为上海的市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陈植被任命为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工程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仅用20天时间便完成了建筑设计,用10个月建设完工,创造了我国建筑工程上的奇迹。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在1999年被评为“建国50周年全国十大经典建筑”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上海著名的人文景观,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陈植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建筑事业,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人才,在我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印记。陈植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副主委、上海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用实际行动传承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

如今的长乐路,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幽静,不张扬,马路两旁茂密的梧桐树遮盖住街面,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撒落在街面上,美得像一幅油画。在安静与美丽的外表之下,长乐路深藏着浓烈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见证了近代上海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研究员)

2023-11-30 施泳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585.html 1 长乐路上的九三先贤遗迹 53,5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