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弦歌不辍绕芳野

——浙大龙泉分校旧址寻踪

陈小龙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07日   第 12 版)

浙江省龙泉市曾家大屋 郭正文 摄

芳野曾家大屋 潘世国 摄

在浙江省龙泉市剑池街道芳野村,坐落着一幢近百年的老屋——曾家大屋,84年前,这里成为东南最高学府——浙大龙泉分校的校址。

从设立浙东分校,至1945年11月迁回杭州为止,浙大龙泉分校共培养了1000余名大学生,涌现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的孟宪承、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等闻名中外的教授、院士……

“以弦以歌”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以其惊人的胆略和魄力,毅然率领全校师生西迁,历经两年余,途经浙、赣、湘、粤、桂、黔6省,行程2600公里,迁校至贵州遵义。

为使福建、安徽、江西及离沪的青年学生就读高校,竺校长委派教务长郑晓沧教授及文学院史地系陈训慈教授于1939年3月初到浙江进行分校的筹建工作。6月,竺校长又派史地系李絜非先生及总务处陆子桐先生到龙泉。经过反复考察研究,最后选址在坊下村(因当地有叶姓孝节牌坊而得名,后改称芳野村)曾家大屋。

曾家大屋系当地乡绅曾水清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所建,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外墙是教堂式的西洋门楼,青砖黛瓦,拱顶门,具有浓厚的欧陆风情,宽约44米;内部则是传统的土木结构,两进三层,进深达31米,天井两侧有厢房,有大小房间共计72间。

1939年7月27日至29日,浙大浙东分校(成立后一个学期,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在永康麻车头杭州树范中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总共录取新生150名,其中正取生120名,备取生30名,后来实到学生141名,于10月1日开学。

在开学典礼上,教师代表、英文教授林天兰作精彩发言,大意是:浙大浙东分校的建立,从表面看是为了解决东南各省优秀青年的升学问题,但是其最大的意义则在于显示我们中国具有最伟大的力量。七七事变以来,据美国某通讯社记者报道,敌国日本没有增设一所新学校,而在被侵略之我国反而增设大学,这在东南各省人士来说,尤其足以自豪。

最初的浙大龙泉分校设有文、理、工、农4个学院,包括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机、机械、土木、农艺、园艺等17个系,仅有一年级。1941年增设了二年级,接着又增设师范学院。除师范学院外,其他各系学生读完两年后仍转入总校学习。

在浙江龙泉政协于1989年、1990年编写的《龙泉文史资料》第八、九辑(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建校五十周年专辑)中有记载:当时的龙泉分校拥有众多的名流学者,陈训慈、郑晓沧、路季讷、毛路真、李絜非、夏承焘……个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名重学林。

众多贫困学子多来自沦陷区,接济中断,大多靠学校贷金或工读维持学业,衣食所需因陋就简,膳食多以黄豆、青菜佐餐。

在分校校友罗斯文和潘超霖的回忆录中可见到这样的描述:

如果就餐时有同学买了一块霉腐乳来请客,那是很大的享受,同桌的同学都会拿起筷子向这块霉腐乳进攻,那滋味之美,不亚于今天的红烧甲鱼;1944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房东曾家正在热闹地大放爆竹迎新春,而我们八人一桌的饭桌上却只放着一小碟炒盐,就是这样“欢度新春佳节”;特别是我们这些家在沦陷区的流亡学生,不少人的长裤都破得无法再补,膝盖处皮肉都露出来示众。在冬天更惨,没有棉衣的就把全部单衣都穿上身,但仍冻得瑟瑟发抖。虽然物资如此匮乏,条件异常艰苦,但人人都对学习甘之如饴。每晚自修,人均桐油灯一盏,微光如豆,烟雾迷蒙,经常得用一根小棒把灯芯草往上挑。埋头苦读,几个小时之后,鼻孔全黑。这种“挑灯夜读”的滋味,现在的大学生是体会不到的。战火纷飞中,经常能听到敌机的轰炸声,有时候敌机就在上空盘旋,警报也是一天拉响几次,但学校还是坚持上课,学生听到警报后就躲到附近的防空洞,一拉完警报又回到教室继续上课。而老师们亦是薪资微薄,生活十分清苦,如数学系的毛路真教授,子女多,家庭负担重,为此不得不在城里的树范中学兼课,每次来回走路,都换上草鞋随带布鞋,到了目的地,再收起草鞋换穿布鞋。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坚守初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分校后来在芳野村北面一里外的石坑垅建造了8幢新校舍,作为教室及部分师生宿舍。校舍用木头、毛竹搭建,以茅草和杉树皮盖顶,极为简陋。郑晓沧先生把单身教职员工所居住的那座楼取名为“风雨龙吟楼”,与夏承焘、王季思、徐声越等中文系教师以诗词酬唱。他们创作的诗词,当时曾编撰成《风雨龙吟集》,惜已不传。

胡伦清教授曾撰一联:“以弦以歌,往哲遗规追鹿洞;学书学剑,几生清福到龙泉”,这副对联当年就贴在曾家大屋正厅前的柱子上。

“心怀家国”

虽身处重山野岭,信息闭塞,师生们仍然关注时局,心怀家国。学生们成立了各种社团组织,编刊物、出壁报、演戏剧、搞合唱,面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

芳野剧艺社连续演出了曹禺的《北京人》《家》《日出》等经典大戏和田汉的《烟苇港》、夏衍的《一年间》等救亡话剧。1941年的寒假,以浙大剧团名义在龙泉城里公演了一出描写东北同胞抗日斗争悲壮故事的四幕话剧《凤凰城》,进行抗日宣传。龙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会场安排在民众剧场里,连演两个晚场,热情的观众挤满了大厅,有的观众看得热泪纵横。

分校设有歌咏队和合唱团,经常演唱的歌曲有《松花江上》《嘉陵江上》《黄河大合唱》《热血滔滔》等,当时龙泉分校学生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是《昨夜,我梦江南》。还有一个“春雷社”,以师范学院国文科同学为主,办的刊物名叫《春雷》,社长翁心惠曾参加过地下党,崇敬鲁迅,接触过一些苏联文学和文艺理论,进步的倾向比较明显。1945年春天,关心时局的学生组织了一个“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时事研究会”,讨论的题目基本上是国际形势,发言踊跃,气氛融洽,参加者有三四十人。

校址所在的芳野,原名坊下。芳野的得名,也来自于浙东分校:分校第二任主任郑晓沧教授,是浙江海宁人,学贯中西,既有儒家色彩,又有君子风度,乃真名士。1941年元旦,全校师生在曾家大屋门前的稻场地上集会,郑晓沧先生致新年贺词,并咏起了他的新作英文诗《快乐铃声遍芳野》,有感于四周芳草遍野,树木繁茂,田园风味浓郁,即景生情,遂提议改原地名坊下为芳野,不但谐音而且谐意,师生拍手叫绝,欣然接受。

岁月沧桑,世事更迭。20世纪90年代,曾家大屋因年久失修,残败不堪。门窗尽失,后墙部分倾圮,梁柱、地板均开始腐烂,地上青苔丛生,令人黯然长叹。名校旧址岌岌可危的消息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浙江大学及龙泉市政府各拨专款,社会各界人士也慷慨捐资,共同拯救这一文化古迹。

1999年11月9日,曾家大屋恢复原貌,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曾家大屋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系浙江省龙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

2023-12-07 陈小龙 ——浙大龙泉分校旧址寻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928.html 1 弦歌不辍绕芳野 53,9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