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感恩从何发展而来?

陈雨璇 陶沙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13日   第 11 版)

来自成人的爱与支持是儿童感恩发展的温床。感恩水平较高的儿童往往得到了来自父母等重要他人更多的社会支持。遭受虐待或忽视的儿童,特别是心理需求很少得到回应的儿童更多关注消极、敌意的社会线索,较少表现出感恩行为。

培养感恩之心是塑造儿童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在新闻媒体的讨论或家长、教师的日常观察中,时有对孩子们未予感恩而失望或担忧的案例。那么,感恩从何而来?随着科学研究证据不断积累,我们得以一窥儿童感恩的发展和促进。

并非与生俱来,从行为模仿到情感激活

感恩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儿童的感恩发展经历着从自我主义到换位思考、从外部行为模仿到内化情感激活的过程。

在婴儿期,婴儿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等方式感知到来自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关爱,这些微妙感知与情感链接为其感恩的发展埋下伏笔。在学前阶段,孩子开始普遍展现出对于感恩的初步理解,3-5岁的幼儿就能因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而感到感激,并能通过简单的口头语言表达感激之情,例如学会说“谢谢”并对友好行为做出积极回应。情绪理解、换位思考能力是感恩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显示,3岁时更能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幼儿,在两年后角色扮演任务中表现出对感恩行为更高的积极情绪反应和互惠意愿。

进入中小学阶段,儿童对于感恩的理解和表达变得更为复杂,从关注物质事物的感恩向关注人际关系互惠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给他人提供自己心爱的玩具、食物这样的“物质感恩”行为减少,更多出现成人之美的“联结感恩”。随着社会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不断扩展加深,感恩逐渐向社会责任和公平正义扩展。

从成人世界到孩子的世界:感恩通过观察学习来传递

来自成人的爱与支持是儿童感恩发展的温床。感恩水平较高的儿童往往得到了来自父母等重要他人更多的社会支持。遭受虐待或忽视的儿童,特别是心理需求很少得到回应的儿童更多关注消极、敌意的社会线索,较少表现出感恩行为。

父母等成人自身的感恩行为是孩子观察学习的重要来源。儿童的感恩模式往往与父母的感恩模式相似,提升父母的感恩水平间接促进孩子的感恩行为。在一项短期干预研究中,600多名家长被随机分配到感恩促进活动和其他对照活动中。参与感恩促进活动的家长每周写一封感谢信。结果表明,书写感谢信的家长增加了积极情绪,提升了幸福感,改善了亲子关系,也提高了孩子的感恩行为。一些简单的感恩实践,比如写一封感恩信或感恩日记,或者只是在工作日结束时花点时间进行感恩反思,在加强自身幸福和家庭关系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感恩具有文化多样性

虽然感恩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情感,然而不同文化中对感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具有差异。例如,“感恩”一词的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强调“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与此相对,《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可见在不同文化中,感恩在内藏于心、外化于行的不同维度上有所不同。

跨文化研究对比揭示出亚洲和美洲儿童的感恩行为差异。中国和韩国儿童更多表现出侧重关系增进的“联结感恩”,美国儿童更多表现出具体物品回报的“物质感恩”,危地马拉儿童更多口头表达感激。感恩具体行为的文化差异提示理解和接纳感恩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其实,开放、包容的心态本身对于增进感恩也具有积极作用。

感恩培养三步走

感恩需先知恩。知恩是感恩的前提和基础,感恩不仅要停留在口头和行为上,引导孩子体验感恩、定期注意和思考让他们感到感激的人或事也同样重要。一些简单的开放性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引发孩子的思考,例如我们可以在孩子收到礼物时询问其感受,或者询问为什么有人会给他们礼物?帮助孩子真正理解并表达感激之情。

感恩需要实践。给孩子表达对他人善意、帮助、努力的机会是将感恩传递给孩子的重要途径。无论在家庭中、在学校中和社区活动中,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孩子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人为我”的微小举动。同时,鼓励孩子参加更多的家庭感恩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让孩子有更多机会表达感激之情、实践感恩,并感受积极的反馈。

感恩有度,不宜过度。感恩是日常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不能忽视,但也不宜刻意和过度。研究表明,每周表达一次感激之情的人,比每周三次更有助于幸福感。如果过于频繁地与孩子谈论、要求感恩,反而可能淡化感恩的积极体验,让孩子感到厌烦或压力,适得其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12-13 陈雨璇 陶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221.html 1 感恩从何发展而来? 54,2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