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灾后重建中的民主党派力量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慧文 李京 宋宝刚 刘佳政 汪凯 李玉祯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15日   第 01 版)

“近年来,房山区政协主动搭台,积极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与民主党派携手履职,通过经常性联系沟通实现‘双向互动’;凝心聚力,围绕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贡献力量。”11月24日,“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北京市房山区,在媒体见面座谈会上,房山区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孟芳介绍道。

今年7月底8月初,北京市遭遇特大洪水,造成房山区多处房屋倒塌受损、道路和水利设施损毁。寒冬来临,在今年“23.7”特大暴雨灾害中,受灾严重的群众如今生产生活秩序是否恢复如初?温暖过冬是否有保障?媒体团通过实地调研灾后重建现场,了解了房山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党派故事”。

“今夏的洪水可谓200年一遇,水位一度超过了地面四五米,超标准行洪导致河道水利设施水毁严重。”当天上午,记者团来到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1号桥的施工现场,这里机器轰鸣,灾后重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房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铭华向记者团介绍,“目前全区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要求,办好灾后重建工作这件头等大事和民生实事。”

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全区全力推进住宅房屋修缮重建。从募集资金、采购物资到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在房山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到处可见民主党派的身影。

“在‘23.7’灾情发生的第二天,九三学社房山区工委副主任、北斗天下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妍就立即带领团队,连夜冒雨将北斗通讯设备送至房山区应急指挥办公室,自费购买卫星影像数据。经过15名工程师4个昼夜的努力,完成了房山区的SAR卫星数据影像,并制定了灾害损失评估报告,为救灾和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九三学社房山区工委委员李珍介绍道。

“民主党派的优势在于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致公党房山区支部委员毋舒杰表示,在这次特大洪水中,致公党房山区支部群策群力,联络捐款捐物,向重灾区捐献矿泉水、方便面等救灾物资。同时联合致公党北京市委、朝阳区委共同为区里捐出了现金和手电筒、毛毯、消毒水等当时非常紧缺的物品。

民革房山区总支副主委陈晓燕回忆说,“在断路塌方、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情况下,房山民革党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三次带路进山,深入佛子庄供电所和贾峪口村、霞云岭庄户台村,送去灾民急需的纯净水和食品。通过联络慈善组织、对接其他地区民革党员,总计捐款捐物150多万元。”

不但在党派捐,还在单位捐、社会捐。民进房山区总支委员雷学珍谈道,灾情发生后,民进房山区总支第一时间发出捐款号召,得到积极响应,充分体现了洪水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大爱。

除了捐款捐物,农工党房山总支在灾情发生后立即组织开展自救自护行动。农工党房山区总支委员郭晓轩介绍,“房山总支主委郭艳红作为房山区良乡医院院长,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服务队参与救治和医疗保障;秘书长柳艳静发挥疾控工作特长,深入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和指导。此外,各党员还相继投入到饮用水及食源性疾病隐患检测,为断药病患送慢性病药物,探望及照护受伤严重的住院患者,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等工作中。”

据了解,房山区7346户受损房屋已于10月31日前全部修缮完成,计划重建的房屋也在紧张施工当中,已为4565户灾后重建群众发放温暖过冬物资,并实时掌握受灾群众的供暖诉求及生活困难情况,确保每一户群众都能温暖过冬。房山区各界委员已累计捐款和捐助物资681万元,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灾情发生以来,广大委员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利用自身专长和优势,实现了‘一线’履职、共同抗灾,凝聚起了万众一心、同心抗汛的社会共识和磅礴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做出了有力的注解。”孟芳说。

2023-12-15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慧文 李京 宋宝刚 刘佳政 汪凯 李玉祯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294.html 1 灾后重建中的民主党派力量 54,2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