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浙江省谢塘镇:

凝聚社会力量 擦亮谢晋故里“金名片”

本报记者 徐金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15日   第 09 版)

学生们在当地的谢晋故里进行研学参观

“你们快看!这是我爸爸当年写给谢晋导演的信!”在谢晋电影艺术馆内,一位外省游客语带兴奋地说。

“这里曾是我妈妈工作的老粮站,一到秋收时节,‘丰’景如画,特别热闹!”一位从临近市区赶来参观的游客,笑着讲起儿时的记忆。

……

今年是中国第三代著名电影导演谢晋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日前开展,各地游客慕名来到谢晋的故乡——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晋生村,徜徉在景区的光影长廊间,重温这位“时光雕刻”大师的经典故事,探寻染就他人生底色的乡村风土。

看着镇上日渐爆棚的旅游人气,每每听到游客的分享,谢塘镇党委委员魏颖英总会会心一笑。“谢塘镇是上虞区虞北最大的产粮区,老粮站曾是当地百姓深植于记忆的地方。如今,我们打响‘谢晋故里’品牌,将原有的12栋粮储仓改造成‘谢晋故里·晋生新片场’,老粮站变成了‘新良仓’,正是希望新的美好能在这里延续。”

魏颖英介绍,2019年,位于谢塘镇晋生村的谢塘(虞北)中心粮库重新选址建设,老粮站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谢塘镇为盘活老粮站这个文化地标资源,于去年投资7900余万元打造了“谢晋故里乡村景区”,今年年初正式开园。

漫步其间,谢晋电影艺术馆、谢晋片场、1923摄影棚、电影研学馆等电影主题场馆让人目不暇接,将电影的历史制作娓娓道来。若想“穿越”回去,园区还提供换装、妆造等服务,可以让游客尽情拍照打卡。逛累了,还可以在24FPS咖啡馆、人间食粮等休闲区享受下午茶等餐饮服务。

魏颖英笑着介绍,2023年以来,作为一个镇级的旅游景点,当地已吸引游客超过15万人次,仅研学游学生就已接待50多批1万多人次,文化IP让乡村更具“文艺范儿”。

“景区的建成,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我们充分利用党员共富论坛、乡贤会客厅、民生议事堂、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等活动阵地,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多次举行座谈或课题调研分享,就谢塘如何深挖电影文化、培育影视业态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最大限度集思广益。”魏颖英说,如今,大家的不少“金点子”都变为了现实。

“例如,我们发挥乡贤暖心为民作用,团结了以陈金培、王荣庆等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谢塘乡贤同心助力共富建设。我们成立了‘太阳’老年食堂助餐公益基金,用于老年食堂困难老人送餐补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腾用出18亩厂区用地用于滨水广场建设,发展谢晋故里文化旅游产业;引入‘数字梨园’、湖羊养殖示范基地和鱼菜共生平台等优质智慧农业项目,助力数字化农业发展等。”魏颖英说,当地百姓也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受益者。

“以景区为例,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当地村民。馆内提供餐饮服务,蔬菜、瓜果等食材也是由附近村民提供。来的游客通常会带些土特产回去,我们将这个销售渠道也打通了。”魏颖英说,他们曾为村民们算过一笔账,“10年前,当地梨的价格是三五毛钱一斤,现在已达到四五元一斤,红美人柑橘能达到20多元一斤,收益较为可观。综合下来,村民们的年收益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

临近年底,景区内的游客集散中心和谢晋广场也即将建成。“我们未来会引入更多影视文化业态,将谢塘镇打造成真正的影视小镇!”魏颖英笑着说,从两年多前到谢塘镇工作,她见证了景区从建造到发展的每一步,“如今,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还有那么多故事可听、可看、可传播。文化赋能让乡村焕发新活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2023-12-15 本报记者 徐金玉 浙江省谢塘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336.html 1 凝聚社会力量 擦亮谢晋故里“金名片” 54,33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