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分别会见了许德珩、劳君展和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等九三学社先贤,鼓励他们把“民主科学座谈会”搞成一个永久性政治组织。
正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启发和关怀下,九三学社得以在“民主科学座谈会”基础上诞生,并作为一个民主党派,踏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自然科学座谈会”同志们最难忘的事
自1939年以来,在周恩来、潘梓年支持下,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科技界人士近20人组成了“自然科学座谈会”,其中一部分人参与编辑《新华日报》的“自然科学”副刊。1943年,在梁希60岁诞辰到来时,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在新华日报社为梁希祝寿。周恩来在祝酒时说:“新中国总要到来的,新中国需要大量的科学家。”梁希无限感慨地说:“我无家无室,有了这样一个大家庭,真使我温暖忘年!”
当时,中共常在新华日报社邀请科技文教工作者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举行纪念会、联欢会、座谈会、时事报告会等活动,“自然科学座谈会”的同志经常参加,成为新华日报社和中共领导人最信赖的朋友。在延安革命根据地急需西北地区气象资料的时候,涂长望曾向延安提供了气象资料和一大批气象书籍;延安急需农业技术和良种时,金善宝曾向延安提供了良种和技术资料。
1945年8月28日傍晚,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听到毛泽东飞抵重庆的消息。他们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毛泽东雄才伟略、胆识非凡,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大义凛然不辞深入虎穴,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担心的是蒋介石可能加害于毛泽东。
9月的一天,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著名教授接到毛泽东接见他们的通知,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兴奋、最难忘的事。
探讨国内时局问题
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教授按通知所定的时间来到嘉陵江边张治中将军的公馆,王炳南在门口迎接。在一个长条形的房间里,他们见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一一与他们握手,寒暄落座后,像拉家常似的和大家交谈起来。先是说重庆气候恶劣,很不习惯。又说到飞抵重庆的经过和一路见闻,说重庆的科学家朋友提供的气象资料这次也派上了用场。毛泽东谈到延安现在的日子好过了,感谢国统区各界人士对延安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援和帮助,还提到了重庆科学家支援良种和农业技术的事。
毛泽东咨询大家对抗战胜利后国内时局的看法,梁希首先发言,他说:“我们感到很苦闷。”毛泽东等着梁希继续说,但梁希没有下文了。毛泽东频频点头,重复着梁希的话,“噢,苦闷——苦闷——苦闷”,连续三遍。接着大家就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时局、国共和谈、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等方面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毛泽东提问。毛泽东一一答复,解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针对9月19日中共在重庆谈判中提出“我军将从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地区不包括在内)8个省区的根据地撤退,到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集中”,潘菽问:“为什么把已经解放的一些地方让给国民党?”毛泽东站起身来,在椅子旁边向后退了两步说:“退一步是可以的,退两步也可以。”然后做了个还击的手势说:“退三步就不可以了!”大家都会意地笑了。
有必要建立永久性的组织
座谈将结束时,毛泽东注意到坐得靠后的金善宝教授还没有发言,当时金善宝虽然只有49岁,但由于长期患胃病,加上工作劳累生活艰辛,已是满头白发。毛泽东亲切地问道:“后边那位白发先生有什么意见?”金善宝早早准备了一张名片,想送给毛泽东,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于是快步向前,把名片递给毛泽东。毛泽东看了名片,高兴地说:“噢,你就是金先生。金先生今年高寿喽?”“我今年50整。”金善宝临时说了个整数。“噢,想不到我还长你三岁哩!”毛泽东爽朗地笑着说。
毛泽东请金善宝发表意见,金善宝考虑到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有发动内战的迹象,担心毛泽东在重庆不安全,于是说:“今天我们都很高兴。从历史上看,人民总是要革命的,而革命又总是要流血的,不流血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又说:“毛先生是吃惯了小米的,到这里来吃大米是不习惯的。”他暗示毛泽东早作归计。大家非常担心毛泽东在重庆的安全,都希望他早日离开重庆。毛泽东很理解大家的心情,频频点头表示会意。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说:“我十分感谢诸位教授先生们,在爱国、民主、和平方面,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对九三学社创始人的亲切接见,给了他们巨大的支持和鼓舞,及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对九三学社的建立和后来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根据国际惯例,签字的次日即9月3日,是投降书正式生效的日子。9月3日,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在举世庆祝的这一天,“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了扩大座谈会。鉴于战后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座谈会的同志感到斗争的道路很长,而战后都要回到各自原来的地方,有必要建立永久性的组织以加强联系、团结奋斗,遂决定扩大成员,建立组织,并以九月三日这个日子命名,因为“抗战最久而受创最深之中国人民,对此伟大的民主胜利之九月三日,应谋发扬光大”,故称“九三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