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这豪迈激越的旋律,坚定自强的誓言,就是著名的抗大校歌。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前身是1933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6月恢复开学后,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校址设在瓦窑堡,后迁至延安,再次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的招生广告
1937年1月21日,抗大贴出的招生广告,上面写道:学习期限是六个月,凡是十八岁以上,二十八岁以下,有志于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青年都可以报名。虽然,招生广告上标注的考试科目只有政治、作文、口试和体格。然而学员们想要到延安踏进抗大校门,还要经历另一重考验,那就是日寇飞机狂轰滥炸。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感叹:“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
然而,艰苦的生活条件却挡不住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坚定脚步。“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许多青年的心声。
1937年1月21日,抗大举行开学典礼,开始了第二期的教学。第二期共设四个大队,学员1362人,加上甘肃庆阳的抗大步校1400余人,共2700余人。其中一、二队是红军的团、师、军干部,如陈赓、杨得志、周子昆、何长工、冼恒汉、曾希圣、罗炳辉、赖传珠、王维舟、姚继鸣、邵式平、周纯全、王诤、刘希平、刘型、罗华生、张经武、叶绍华、季干辉、王尚荣、戴玉林、戴季英、黄春圃、谢朝文、陈克寒、姚喆、伍云甫、谢高、张际春、陈奇涵、倪志亮等。西安事变后,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也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其中就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张学铭,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
三至八队是红军的连、营干部队,共753人。九至十四队为青年学生,共609人,编为四大队。四大队的学员大都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当时北平、天津等地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学生。另外还成立一个女生区队共59人,其中有贺子珍、康克清等。
何长工曾回忆说:
抗大第二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期,它是在新的斗争形势面前开学的,它负责培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较全面的干部任务。因此,党中央、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开学那天,毛泽东同志亲临会场,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抗大是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的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等,磨它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革新社会,去打倒日本。”开学不久,成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政治部、训练部也先后建立起来。特别有意义的是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为抗大的建设和后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何长工的抗大二期毕业证书,上面有毛泽东的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从红大第一期到抗大二期、三期、四期,校址都是在党中央所在地附近,中央领导同志经常来学校讲课或作报告,关心学校的建设。毛泽东对抗大的教育尤为重视,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除了参加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活动,还经常亲临学校讲课。
当时抗大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如列宁主义概论、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等;也开设有一些军事课,如游击战术、军事操练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大的建设,明确抗大的工作方向,毛泽东除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之外,还为学校选调了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校工作。例如罗瑞卿、张际春、滕代远、李井泉、彭绍辉、许光达、莫文骅、李志民等。同时还从大后方请了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等学者到抗大任教。
抗大师生的领章和教职员证章
抗大教职员和学员均着八路军服装,还佩戴一副黄铜做的抗大领章。教职员证章的外轮廓是中国版图的形状,其中东北一角用十八条斜线充填,表示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已沦为失地:证章中间两枪相交,一颗五角星衬着中国共产党党徽,显得庄重而又神圣。
徽章中间标出了醒目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字样,其中“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几个字用线框起来形成了一个锐利的箭头,直指当年被日寇占领的东三省,这也表明了当时抗日军政大学的战斗方向和战斗到底的决心。另一种教职员证章是铜质珐琅,倒三角形,上面大大的五角星徽光芒四射,有黄色和蓝色两种底色,下部镌“教职员证章”铭文。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召开扩大了的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确定把共产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和战区。中央决定把抗大分散到各抗日根据地,到敌后办学,在华北、华中各地成立分校。学员们依依不舍,忍着热泪,高唱着《毕业上前线》离开延安:“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第一至五期抗大学员的毕业证章比较规范,大多数是同一规格和图案,为铜材制作,直径3厘米左右,正中影雕红色五角星徽,星徽上镌刻“抗大”校名,左右四个角的黄色空白处刻有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底部的一个角刻有毕业期数和毕业证章铭文。第六至八期的毕业证章的形状与前几期不同。
抗大学员的毕业证章
抗大从创建到1945年,共举办8期。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抗大发展到12所分校,培养和造就了20多万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他们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广大进步青年,与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的互动,也是抗大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一个突出例子。1938年7月,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法国)、莫利·雅德(美国)、雷克难(加拿大)、傅路德(英国)一行四人来到延安,在参观抗大后,被深深地感染并认真地提出了希望成为抗大“名誉学员”的请求。
抗大和它锻造的抗大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放射出璀璨光芒,不仅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也在被追寻中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抗大培养的干部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1955年,在被共和国授予军衔的军人之中,有7名元帅、8名大将、26名上将、47名中将和129名少将都曾在抗大工作、学习过。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抗大的“最革命最进步”,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一种时代载体。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