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一片火红的“海”。千余位浙江大学茶学系校友齐聚一堂,他们身着红色的统一庆典系服,仿佛在齐声祝福着:“茶学系,70岁生日快乐!”
演绎最美“年龄差”
“70年,70届,每一届校友都来了!”回想起近日举办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建系七十周年庆典活动,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感动不已,大家不辞辛苦,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接踵而来,他们中有蹒跚而行的耄耋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
“茶学系的第一届学生里,最年长的已有93岁高龄;茶学系的第一位研究生已经87岁,第一位博士生已满60岁;而今年9月刚刚踏入校园的茶学系新生,才年满18岁……他们共同演绎了最美的‘年龄差’,也勾勒出校园内最温馨的欢聚场景。”王岳飞说。
回溯历史,在1952年的春天,我国著名园艺学家、茶学家蒋芸生在美丽的华家池畔,创建了浙江农学院两年制的茶业专修科,4年后的9月,其升为四年制本科专业。
而后几经分合,经蒋芸生、庄晚芳、刘祖生等几代人的努力,浙大茶学系招收了国内第一位茶学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一个茶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而今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茶学专业之一……
70载春秋风雨,茶学系不仅开创了中国茶学教育的多项先河,也见证了中国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
70载不变的传承
在茶学系系庆邀请函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怀醒狮之梦,兴茶业于华夏,以正国饮之名。”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茶学教育工作者正是怀揣着这一使命——恢复和发展祖国的茶叶事业。为此,他们将技术培养摆在了首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生们,潜心学习茶科技知识,满脑袋琢磨的都是茶树怎样种得好、制茶工艺如何提升得快、茶叶品质如何做好把关等,他们毕业后,纷纷走向我国茶叶种植、加工、评审、外贸等岗位,成为各领域茶产业发展的奠基人。”王岳飞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子们的就业天地愈发广阔,既有技术人才、行政人员,也有致力于推动茶叶经济的企业人士。
“如今,茶产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茶学专业课程更加丰富多元,学子的就业范畴覆盖了茶产业的整条生产链,从一产到三产,处处都有他们奋进的身影。”王岳飞说,研究生的课程也更加细化,从生产端的育种、茶园管理,到加工端的制茶、评茶、茶健康、深加工,再到服务端的新茶饮、茶馆经营等,不一而足。
“茶学系是应用型学科,实践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为国家培养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是茶学系70年不变的宗旨。而随着当前产业的发展,我们不仅加强和细化了教学内容,也运用新条件创新了不少教学方法。比如,我们更加重视国际化,研究生要求100%有海外交流经历,也有很多国外留学生来我们这里求学深造;比如通过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形式,让更多非浙大学生也能够受益于我们的教学体系等。”
提到这里,王岳飞笑着补充道,庆典当日,就有100多位曾在这里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加入庆祝行列。“我曾告诉他们,‘进了浙大门,就是浙大人’,哪怕只学过一期两期也都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发自内心的归属感,也让这个大家庭倍加温暖。”王岳飞说。
茶人风骨代代传
作为此次系庆活动的主持者,王岳飞已忙碌了数月之久:带领系内师生查阅历史资料,走访各届师生,拍摄访谈视频,聆听老先生们的校园往事……
无数个温馨的瞬间在镜头前记录,那流淌在茶学系师生血脉中的茶人风骨,也在这些动人的讲述中,变得愈发鲜活。
“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些师生,曾经历了浙大茶学系最为艰难的时刻。当时,整个系搬到了距离现在校区几十公里远的余杭径山潘板桥,开展了十余年的‘劳动建系’。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同学们在潘板基地给屋顶盖瓦的身影,同学们和工人一道夯实地基、老师与同学们一道挖地、一起迁移茶树……但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他们依然坚持教学和科研,直至1979年才重新迁回华家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潘板精神’。”王岳飞动情地说,“茶学系,正是有这一代代人的奋斗和无私奉献,才得以走到今天!”
在王岳飞看来,这次系庆的目的,并非为了一个庆典,而是希望能延续这种精神,促进茶学系更好地发展。
“有90多岁的老先生给我们提了很好的建议,也有不少系友提出,希望浙大茶学系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更加努力。为此,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出资出力,86岁的系友姚国坤老先生,更是将家中近4000本茶书全部捐献给了茶学系,系友们还筹集了上千万元的赞助,设立了茶学发展基金,旨在为中国的茶学、茶产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王岳飞说。
或许正如浙大茶学系70周年纪念歌曲《一叶之舟》唱的那样:“一叶之舟,万中争流,无数梦想照亮四海五洲……七十载风雨,七十个春秋,山川异域共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