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周刊

从《定军山》到《安国夫人》

全国政协委员 王勇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0 版)

▲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剧照

▲ 董圆圆在京剧电影《安国夫人》中饰演梁红玉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影片展现了京剧传统剧目《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三个片段,谭鑫培成为第一位进入电影银幕的中国艺术家。踱步历史时间,每一个现代传播媒介的肇始与发生都刻下了京剧的印迹。《定军山》之后,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至电视时代,北京电视台(原中央电视台前身)刚成立不久实况转播了梅兰芳先生的《穆桂英挂帅》和尚小云先生的《双阳公主》。

从《定军山》到《安国夫人》,京剧艺术横亘时间川流,始终以其丰沛的现代精神阔步媒介视域,突破舞台与技术的边界,不断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之作。万众期待的京剧电影艺术片《安国夫人》在全国上映,不负期待,以其突出的艺术性、思想性赢得了专家学者、戏迷观众的好评与喜爱,成为当代戏曲电影的典范之作。该片以国家京剧院2014年创排首演的新编历史剧《安国夫人》为蓝本进行拍摄,讲述的是“靖康之变”后,巾帼英雄梁红玉临危受命、奇胜敌军的历史故事。

《安国夫人》是李瑞环同志按照“因人设戏”的戏曲传统,亲自执笔编剧的一部优秀梅派剧目。在京剧的发展史上,梅、尚两派都曾以梁红玉为主角进行创作,梅兰芳先生演出的《战金山》(又名《娘子军》《黄天荡》),在抗日战争时期宣传了抗战思想,鼓舞了民族士气。欧阳予倩据此改编了传统剧目《梁红玉》。尚小云先生也对《战金山》进行过改编,并更名为《梁夫人》,1950年前后又进行了修改加工,改名为《梁红玉》。京剧舞台上不乏巾帼英雄形象,大家熟知的穆桂英、花木兰都有精彩的舞台演绎。国家京剧院创排的《安国夫人》在原有《梁红玉》《抗金兵》等剧目的基础上,更注重突出女性形象的丰富与立体,着力展现饱满的“她世界”。编剧在深入考察历史典籍后,辩证地对历史史实与民间传奇进行扬弃,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围绕梁红玉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设置更加多元的人物关系和情节故事。继承戏曲创作传统,剧作结构紧凑,主线清晰、矛盾突出。京剧导演高牧坤在剧本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细致的二度创作,精心编排文武场,红妆、武装皆有生动的刻画,兼具京剧风格的传统底色和历史题材的现代精神,其中几大段唱突出表现了剧作者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思考。

2014年5月23日,京剧《安国夫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而后在天津、上海、香港、澳门等地巡演。2018年,《安国夫人》被移植改编为秦腔。2019年,拍摄录制“像音像”工程,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同年,京剧电影《安国夫人》立项。如今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部由京剧舞台走上电影荧幕的倾心之作。

电影《安国夫人》充分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以戏曲艺术本体为先,调度影视语言表现、强化了戏曲艺术的独特审美优势,电影语言创造性地转化、呈现了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虚拟性等艺术品味和时间品格。观赏一部戏曲电影,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以电影语言彰显了戏曲艺术的审美优势,在这一点上,《安国夫人》是一部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作品。《安国夫人》是国内首部使用LED数字虚拟影棚技术拍摄的京剧电影,不同于以往戏曲电影绿幕拍摄的方式,电影导演和拍摄团队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在灯光、造型、布景、运镜等技术层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视觉空间上做了很多创新尝试,使这部古典作品更添现代审美风尚。

近年来,国家京剧院拥抱数字媒介技术,积极推动戏曲艺术数字化转型,推出国内首个戏曲演播作品《龙凤呈祥》,并于2023年启动了“梅兰芳大剧院线上演播剧场”,以“京剧+科技”的方式推动传统艺术“双创”实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粹文化。从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到沉浸式体验设备,机械复制技术、智能算法技术引发的数字媒介变革,在为传统艺术赢得更广阔表达空间的同时,也得到了传统艺术丰富文化资源的哺育。京剧《龙凤呈祥》演播从艺术与媒介的共生机制出发,依据艺术特征遴选技术手段,推出了“角儿来了”“锣鼓师”“舞台侧目条”等八大观演视角,拓展观演维度,丰富视听效果,“人人都是C位”的云包厢将线下剧场稀缺的中心观演席位搬上云端,让戏迷粉丝通过演播窗口捕捉到艺术家们精致入微的表演细节。在《龙凤呈祥》演播连续3年的成功实践基础上,国家京剧院进一步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推出“梅兰芳大剧院演播剧场”。演播剧场从“二十四节气”中提取审美内涵,依古老中国的时间节律调动艺术表达形式,匹配推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演播剧目。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打造“出圈”精品,深化戏曲艺术与中华传统节日的共同文化基因、共同审美情感。“跟着节气看大戏”,春分品一场《红娘》的清新俏丽,立秋听一段《锁麟囊》的“春秋亭外风雨暴”,大雪再看一场《野猪林》的“大雪飘”,在联结传统与现代的演播形式中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京剧通过审美的方式进行文化体认和哲理思辨,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其表演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新的审美形态,看似简单的舞台结构有着万千变化,通过写意化的舞台表演铺陈说不尽的精神义理与人生况味,传统的审美趣味中蕴含着现代的、先锋的理性思维。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其深厚的精神内核为我们进一步推动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不竭力量源泉。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国家京剧院将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断推出取材古典名著名剧、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舞台作品,沿袭《安国夫人》的优秀创作经验,持续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延展更加丰富、兼具古典品味和现代化理想的审美形态,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绽放国粹艺术新的生机活力。

2024-01-08 全国政协委员 王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450.html 1 从《定军山》到《安国夫人》 55,4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