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数字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记者 高志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1日   第 06 版)

本报讯(记者 高志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低碳转型是人类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绿皮书认为,数字技术在助力实现低碳转型时往往有“乘数效应”,即通过引入成熟的数字技术,在减少人力、资金成本的前提下,给传统的低碳减排工作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进而活化行业的低碳减排生态,加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的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全社会低碳意识的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在政府对国家、区域、园区、企业和个人的碳排放管理方面,在企业的碳减排策略和碳资产管理方面,在个人参与碳减排行动并获得激励方面,在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做出准确和及时预警并提供避险警告方面,数字技术将发挥重要的基础性平台的支撑作用及作为不可替代的可广泛使用的工具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速探索数字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应用,大幅度提升国家、地方和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拥有雄厚数字技术实力的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投资和战略性布局。

绿皮书指出,通过发展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优化植物种植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电网效率、节约用水、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可主动、综合和全面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满足人类社会对食物和能源的基本需求。

绿皮书认为,中小微企业、县域及农村地区、消费者个人和家庭,将是未来数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对象。数字技术可将千千万万的中小微企业聚合在一个平台上,为它们更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指导。县域及农村地区,将是未来中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也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区域,同时也是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零碳能源(如太阳能)空间的区域,其量大面广、高度分散、缺乏组织的特征,将会使其严重依赖数字技术来获得帮助和解决方案。消费者个人和家庭是终端能源消费的重要群体,数字技术将有助于个人和家庭管理好能源;千千万万的家庭甚至将可通过大规模发展户用光伏,成为零碳能源的重要贡献者。以上这些场景和愿景,唯有通过数字化技术平台才能实现。

2024-01-11 记者 高志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761.html 1 数字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55,76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