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陕西榆林市政协委员建言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让废弃物实现“绿色”转身

本报记者 路强 通讯员 张少华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1日   第 06 版)

陕西榆林市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煤炭开采、火电、化工、金属镁冶炼行业体量大,工业固废(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为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榆林市政协日前召开专题协商会,委员们围绕议题,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市的固废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镁渣、炉渣、脱硫石膏,这6类占到全市总量的85%以上。”市政协委员、陕西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和平认为,全面推进榆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迫在眉睫。他表示,一方面,要加快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引导帮扶重点管控企业规范固废管理;积极引进先进工艺和标杆企业落地榆林。另一方面,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环保问题,行业管理部门同企业要上下联动,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全市9个工业固体废物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试点项目,截至目前,有8个项目未实质性开展协同治理。”市政协委员、榆阳区庆岩煤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壮壮建议,推进全部产出固废企业进入工业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物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并适时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县区、重点项目专项执法检查和排查,以此实现相关企业规范化管理。

市政协委员、陕西远通环境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立军说,榆林工业固废堆存量大,处理难度大,并且利用途径还很单一,主要用作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材料,产品附加值低,下游市场消纳量有限。

“综合利用技术是瓶颈。”市政协委员、榆林途安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俊峰一语道破榆林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条纵深发展的关键点。在他看来,榆林大宗固废产生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产学研机构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综合利用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进展缓慢。

对此,韩立军和董俊峰两位委员呼吁,通过创建专项研究基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组织重大技术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研发,推广成熟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从而提高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效率。

2024-01-11 本报记者 路强 通讯员 张少华 陕西榆林市政协委员建言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762.html 1 让废弃物实现“绿色”转身 55,7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