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天津市政协建议加大品牌培育、提高产品竞争力

让“津农精品”“卖出去”“卖好价”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05日   第 06 版)

天津小站稻“香、黏、弹、筋、甜”,冷饭不回生;沙窝萝卜脆嫩,口感爽口,汁多而味甜……在天津,有不少享誉全国的特色农产品,但消费者想买到正宗品牌产品,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农业品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天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发挥委员界别优势,开展“乡村振兴 政协行动”,组织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津农精品”特色农产品相关问题座谈交流。

目前,“津农精品”汇聚了天津市优质特色农产品212个,这些优质特色农产品代表了天津优质农产品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味美的新鲜农产品。但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农产品品牌创建还存在短板。

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培育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扩大宣传推广,扩大消费市场。徐继珍委员了解到,天津现有的农产品品牌经营主体多,品牌创建企业不愿投入,且存在“重生产,轻品牌”现象,有的甚至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同时,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追溯体系不够完善。在徐继珍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广泛的市场营销,特色农产品想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困难较大。

212个“津农精品”品牌主体,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不足25%,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田志武委员提出,目前,212个品牌就天津10个涉农区、48万公顷耕地面积而言,数量并不多。比如,宝坻是天津市传统农业大区,而“津农精品”品牌只有26个,且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同种类的产品注册多个品牌,缺乏差异化和核心价值,导致产品溢价能力低。比如小站稻,各经营主体分别注册推广自己的品牌,缺少整体运作和持续推广,大米品质虽好但竞争力不强。

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委员们建议加大品牌培育,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天津和全国经济活跃地区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品牌发布活动,让更多的天津农产品享誉全国、闻名世界。

徐继珍提出,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等认证,不断提升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搭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将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产品目录,组建专业团队,整合销售环节、减少销售成本,形成集团作战模式,扩大销售范围。同时,加快构建特色农产品内循环市场,鼓励市民积极购买本市特色农产品,支持经济薄弱村农民增收。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积极推动委员建议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组织召开“银农对接”专题座谈会,推进银农对接,引导金融资金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市政协副主席孙文魁牵头,联合天津市农业农村委,邀请市银保监局,各涉农区政府、区政协、区农业农村委,19家金融保险机构,召开全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座谈会。天津农商银行与市农业农村委、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达成银政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10家优质涉农企业达成金融服务意向,2023年为170余个涉农重点企业授信超20亿元。

除此之外,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还积极推动农业界别委员单位与农户企业实现资源互通,多方共赢。为宝坻区欢喜庄园、津南区金谷集团对接华喜汇通公司,拓展渠道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提出《关于搭建农产品专项采购平台助力我市经济薄弱村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建议》,牵头协调组织市扶持发展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委、供销合作社等9部门,经过7次座谈,反复协商,2023年9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经济薄弱村消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搭建了“津农荟”消费扶贫平台,建立起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带动农民群众增收。

目前,天津市农业农村委采纳政协建议,下大力气创品牌,壮大“津农精品”品牌队伍,已逐步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加大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品牌准入与退出机制。开展“津农精品”直播联赛活动强宣传,创新建设运营“津农精品”展示中心,其中蓟州区“津农精品”展示中心已亮相天津国际机场。

2024-02-05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天津市政协建议加大品牌培育、提高产品竞争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067.html 1 让“津农精品”“卖出去”“卖好价” 57,0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