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讲坛

春节、春联与年画

袁瑾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05日   第 11 版)

▲袁瑾

▲春节美景 丰子恺 作

▲写春联

▶福 全国政协委员 孔维克 作 ▲春节来临,小朋友正在写“福”字

□主讲人:袁瑾

主讲人简介:

袁瑾,政协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媒介与文化遗产的再书写等领域。兼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学术专委会副主任等。迄今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6项,杭州市厅级及横向合作课题20余项。出版《消寒图》《地域民间信仰与乡民艺术》《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江南网船会》《浙江通志·民俗卷》等专著20余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编者的话: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期讲坛邀请杭州市政协委员、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专家袁瑾为读者导赏春节、春联与年画,共同庆贺美好节日。

一元复始万象新的岁首——春节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以辞旧迎新、祈福辟邪、亲朋团圆、饮食娱乐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中华民族文化样貌、观念和情感的集中呈现。2006年,春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机构假日。春节成为联合国机构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了联合国提倡的多元、包容的文化价值理念。

春节,作为岁首新年已经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程,她年复一年地为人们提供庆祝与欢乐的机会,古老而充满活力。春节在上古时代被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它的产生与古时候人们对“年”的周期性感知与时间意识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尔雅·释天》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晋朝人郭璞在注中解释说:“取岁星行一次,取四时一终,取禾一熟,取物终更始。”可见,夏商周三代以前,“年”的概念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了,在认知上则综合了星象、物候与农事的多种因素,以确定岁年周期。“岁”的本义指“岁星”(即木星),古人观天象星宿而定时间,岁星运行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一周天分为十二分,岁星每行一分为一岁,计作一年。“年”本义指农作物的丰收,甲骨文中的“年”字便是一人背禾的形象,用以指收成。《说文》中也有:“年,谷熟也。”谷物一年一熟,周而复始,给人以温饱的喜悦,于是谷物成熟一次便被定为一年。早期文明中,古人将作物的丰收归功于自然的赐予,人们在丰收以后要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报祭天地、缅怀先祖,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其中也蕴含了祗敬感德、礼乐文明的种子。商人重祭祀,便以“祀”称年。周人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将农作物丰收作为年度时间周期标志的计时传统,称为“年”。《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了丰收之后周人欢庆的场景,诗云:“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彼时的欢庆热闹、饮酒祝颂与当下的节庆在喜悦的情感上亦别无二致。这种每年一度的丰收劳动、祭祀庆祝活动将自然时间分成了不同的段落,并给予人们更新、喜悦、企盼的情感体验,于是“岁”“年”等逐渐成为特定的年度周期的时间标记。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上,以春节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在保持历史形态绵延不断的同时,亦体现了其与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初,年节的具体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因此在十月末十一月初过年。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朝中期以后,岁首确定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此后历法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的时间不再变化,年节也就固定下来了。随着时间的固定,庆祝活动也日益隆重。《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汉代,正月旦皇家要举行隆重的朝会以示庆祝,大殿之上礼乐齐鸣,百戏腾跃,鱼龙曼延。在朝廷的影响下,“王者岁首”逐渐成为民间大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普通百姓于正日的祭祀仪式和庆祝活动。百姓阖家齐聚,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到了魏晋南北朝,除了朝廷大典外,普通人家的庆贺活动更具世俗化与娱乐性。从唐代开始春节成为了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的佳节。此日人们阖家团聚、设宴欢庆。有一年白居易在江南与家人一起团圆过节,倍感亲情的温暖,便赋诗曰:“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的各种节俗进一步稳定下来。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重要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士民之家沿袭前代,祭神祀祖,阖家团拜后,出门拜年贺节。及至当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五湖四海共贺新春成为中华文明的显著标识,同时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认同。

每到春节来临,全国各地,舞龙舞狮歌舞游行,还有春联纳福、吃团圆饭、包饺子、剪纸、民乐表演等各类拜年祝福活动异彩纷呈。民间有俗语云:“二十八,贴花花。”贴花花,包括春联、年画、福字、窗花等等。在它们的装点下,平日里习以为常的房屋居所立时便充满了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

标新纳福的美好意蕴——春联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它不仅是春节重要而喜庆的节俗活动,同时也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学样式之一,集诗词、书法等各种门类艺术于一体。春联,讲究寓意吉祥、对仗工整。通常分上下二联,写于红纸上,贴在门户两边,讲究平仄押韵、结构对称、对仗工整。春联有上下联之分,一般以句末字音判断,仄音为上联,贴于左边,平音为下联,贴于门框右边,门楣有横批。对联内容多为求吉祈祥之语,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等等。横批一般为四字吉祥语,如“国泰民安”“紫气东来”“喜迎新春”“四季长安”等等。新岁之初,人们将它贴在门口作为装饰物,寄寓了标新纳福的美好意蕴。

春联的历史蕴含着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独特韵味,亦折射出民众对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憧憬。关于春联的起源说法很多,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桃符。宋代以前人们在门户上方钉桃木板,悬挂桃符,书写辟邪祈福的吉祥语。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神荼、郁垒是两兄弟,传说住在度塑山的大桃树上,专门负责捉拿人间的妖魔鬼怪。旧时俗信以为桃木为仙木,为百鬼所畏,刻上神名,更具震撼力。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元日》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

后来人们期待表达的美好祝福越来越多,在桃符上刻的字也越来越长,渐渐地愈发讲究对仗工整了。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中保留了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对仗文字,与后世的春联十分相似。其中第一副为“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据载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宋史·蜀世家》记述了五代后蜀主孟昶写春联的轶事。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题写,但又总觉得其所题写的内容不够工整,于是亲自提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联用语雅洁,意蕴喜庆。后世通常认为正是孟昶开创了春联这一雅俗共赏的独特文体。

不过桃符真正被称为“春联”还是明代的事儿。据明人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明太祖朱元璋不仅自己亲笔为臣子们题赠春联,还传旨要求公卿百官、士民百姓家家户户于除夕夜张贴春联。相传除夕夜朱元璋微服出巡,见一户人家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原来此人是一个不识字的阉猪佬,朱元璋一时兴起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下是非根。”此虽为传说,但亦可见当时联语的内容所涉已经相当广泛了。明人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记载了另一个发生在苏州的除夕夜对春联的故事。苏州人夏愈为吏部小官,生活清贫。除夕夜邀请同乡学士钱溥和朋友沈粲来家中小聚。按照习俗“当作一春联”,于是沈粲写道:“座上无毡,且喜心安身内乐”,夏愈有感于家中境遇脱口而出:“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肚中饥。”钱溥闻言过了两日便送来60石米。可见,除夕夜写春联已成为当时重要的习俗了。

福满人间的美好祝愿——年画

年画,俗称“喜画”,和春联一样也与古代桃符有关。先秦时人们就开始用桃木刻成人偶,汉代县官多在腊日或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以抵御邪祟的进入。此时也出现了神荼、郁垒的人形图像,人们将之贴于门户上,便是最早的门神年画了。后代,门神逐渐增加,又有了钟馗、秦叔宝、尉迟敬德等,比如“钟馗捉鬼”便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年画题材。传说中钟馗是极有正义感的鬼王。相传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患疟疾近月余不愈,医生们束手无策。一夜,唐玄宗忽然梦到小鬼于殿中乱窜,一个头戴帽子、身穿蓝色衣裳、脚蹬短靴的大鬼出手擒住了小鬼,并奏呈自己是武举不中之人,死后仍要尽忠。唐玄宗一梦醒来,疫病痊愈。于是诏吴道子据梦中所见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并下诏敕封钟馗为鬼王。至于秦叔宝、尉迟敬德都是唐代开国功臣,他们成为门神既是因为两人震慑人鬼的盖世武功和英名,也有普通百姓对他们的敬仰。如今,人们多在单扇门户上贴钟馗,双扇门上贴秦叔宝、尉迟敬德。

北宋时商业繁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民间新年节庆活动更加丰富,木刻年画蔚然成风。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记载宋代皇帝命画工将钟馗像刻版印刷,在岁除夜宴上赐予宫内诸人。两宋时期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岁末市场上都有木刻年画印卖。年画的题材也从门神画进一步扩大,如风俗、戏曲、娃娃、仕女等如今常见的年画类型陆续出现。《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了当时开封的年节市场:“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其中门神、钟馗、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等就是当时典型的年画题材。开封附近的朱仙镇、江苏苏州的桃花坞、四川的绵竹、山东的潍坊、天津的杨柳青、河北的武强等地都是近世以来著名的年画产地。传统年画题材广泛,以喜庆吉祥为共同主题,比如鲤鱼跳龙门、金玉满堂、岁寒三友、福禄寿、天官赐福、招财进宝、文武财神、摇钱树、龙凤呈祥、天仙送子等等。不少年画取材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常见的有哪吒闹海、空城计、秦琼卖马、西厢记、三娘教子、盗仙草、铡美案、老鼠娶亲、钟馗嫁妹、文姬归汉、梁祝化蝶、魁星点斗、刘海戏金蟾等,图画生动、内容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很受欢迎。还有风俗类的年画如春耕图、丰年图等,都表现丰衣足食的美好场景。过年时,人们喜爱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屋里屋外、各个角落,贴得红红火火、花花绿绿,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新年将至,万物更始,一切企盼都凝聚在一个“福”字中。福,在中国是美好的表达。“福”字在甲骨文的原型是双手举酒祭天,祈求生活美好。先民对天地保持礼敬之心,以酒献祭,求得人事顺遂。周代的金文“福”字,继续以酒祭天,“敬天保民”是成为传统的政治伦理。到秦汉时期的篆、隶书体中,“福”字形态已经脱离酒器,但依然具有福佑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福”是对一切幸福生活的总称,我们常说“福满乾坤”“福满人间”“福如东海”“福寿双全”,沾了“福”字,就愉悦平安、幸运绵延。甚至在《尚书》时代就有了“五福”的训诫,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尚书·洪范》),即是寿命长,财用足,身心健康,德行美好、最后归宿圆满。“五福临门”象征的是家户幸福美满、人生圆融安足。新春佳节,大红福字是千门万户的装饰,福至门前、福到家内。此时无论身在何处、境遇如何,每个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春天的向往与期待。

关于贴“福”的来历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西周时期姜子牙封神时,他的老婆姬氏(也有说叶氏、马氏的)也赶来讨封。这个姬氏,当年嫌贫爱富,离姜子牙而去,此时又来抢功,惹得姜子牙很是不高兴。于是他便封了个“穷神”,并告诉她不得到有“福”人家家里去。封穷神正是旧岁除夕,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在自家门上贴上“福”字,以驱赶穷神。从此,贴“福”世代相传的年俗了。传说不足为信,只为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则以文字形式记载了当时临安人新春贴吉祥字于门户上的情形:“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关于这里的“春牌”,南宋周必大的《玉堂杂记》透露了一些信息:“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可见,南宋时就出现了于斗方中题写福、禄、寿、财、喜等吉祥字,并贴于门户、廊柱上,以祈求吉祥顺利,福运来临。

民间俗语“年二十八,家家写大字”,及至今日“福”字仍多为手写。写福字、送春联作为韵味传统的新春活动,颇受各界人士欢迎。人们还将“福”字融入各种精描细作的图案中。一个个字体敦实的“福字”写在大红色的斗方纸上,四周还有云锦纹、双龙、寿桃、万年青、牡丹花等吉祥图案喜庆的意味更加浓郁。

春联、年画还有“福”字,承载着民众于万象更新的岁首,企盼新一年平安顺利、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的朴素生活愿望与深厚情感。春节文化也浓缩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美学观念与精神信仰。随着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不同文化背景和肤色的人开始认同春节,分享年味儿。此刻,春节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平台,同时也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而今,卯兔追冬去,辰龙迎春来!龙,相传为鳞虫之长,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就备受尊崇,在十二生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岁首遇祥龙,正是春光骀荡、国步龙腾、福满中华。

2024-02-05 袁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088.html 1 春节、春联与年画 57,0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