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大病防治是一剂“靶向药”

张玉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07日   第 05 版)

大病防治是一项事关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更是缓解民生痛点的一剂“靶向药”,对于减轻受大病困扰的家庭现实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一线的政协委员,我想结合在医院工作的实际,从大病的主要类型、预防和治疗等方面作出回答。

目前,危害湖北省群众的几类重大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3类重大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是我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重大疾病防治的核心病种。

针对以上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创新在重症防治中的核心地位,进行诊疗技术、模式以及医药创新,加快重大疾病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近几年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武汉协和医院全力加快建设疑难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器官移植、机器人辅助手术、腔镜介入治疗、基因诊疗、混合现实技术、质子医学为代表的精准肿瘤治疗及医药研发等蓬勃开展,进一步提升了重点疾病诊疗能力。此外,推进重大疾病诊疗模式的创新,由“病人追着医生跑”转变为“医生围着病人转”,多学科专家围绕一个疑难病例集中研讨,最终形成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提升了治疗有效率。

二是上下联动,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探索以“强基层”为重点的资源下沉模式,发挥“省级质控中心”引领作用;深化“医学专家组团式”驻点帮扶模式,真正做到让群众“大病不出县”。2005年至今,武汉协和医院已有135位专家派驻湖北鹤峰。在他们的帮助下,鹤峰县中心医院7个专科从无到有,15个专科成长为州级临床重点,6个专科荣获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或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00多项新技术被引入,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快速增强,减缓了大病的增长。

三是围绕“323”攻坚行动,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大病防治体系。早诊早治,需要构建医防协同体系。围绕“323”攻坚行动(“323”:即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全省共建立7大防治中心,其中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由武汉协和医院牵头。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打造心梗溶栓、转运一体的急救网络,让基层医生会溶栓、敢溶栓。当前,湖北基层胸痛救治单元数量全国第一,全省急性心梗死亡率逐年下降,心血管疾病防治已见成效;同时,关口前移,积极开展健康科普,着力提高人民健康素养。

面向未来,要回答好大病防治的时代命题,还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全系统持续攻坚,实现医药、医疗、医保“三医”有效联动。我们也希望省市进一步支持武汉协和医院等在汉“国家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鼓励创新,在医保支付等领域为大病诊疗先行探索留出充足空间。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

2024-02-07 张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178.html 1 大病防治是一剂“靶向药” 57,17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