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说,今年“两会”他将继续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
张其成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多发是受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学校教育的功利化与唯分数论也较为严重,尤其是缺乏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张其成坦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邃博大的人格修养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形成健全人格的“营养品”,也是疗愈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的作用不同于药物治疗,它并不直接针对心理问题本身,而是生命的整体提升和超越,认知提升了,思想转变了,心胸就开阔了,心理问题也解决了。
为此,张其成建议:
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比如国学经典中“乐天知命,故不忧”的人生态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维,“变易-不易-简易”的认知方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远大志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坚定信念,“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面对青少年人格成长形成阶段的心理学需求,开发一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撑的人格塑造系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认知系统教育青少年,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成为有信仰有信念的接班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将学生人格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目前,一些地方开展的中医、京剧、书法、国画等课程进学校进课堂,这是非常好的进步,要与人格教育有机结合,不要各自为政,不要增加学生负担。将传统文化人格教育“润”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日常生活中。
加强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改变固有教学模式。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既不要碎片化,也不要肤浅化。要改变传统文化“背默考”的固有教学模式。追求分数掩盖了经典的光芒,枯燥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的兴趣。答案的唯一性、教师课堂的权威性、部分学校规章制度的僵化,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心灵的禁锢,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要学以致用,根据人格教育不同章节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作业。如通过《论语》有关章节的学习,观察一下近期以来自己在家里的行为有无改变以及父母态度有无转变。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搭建良好的社会支持平台。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家族价值观念,对中国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倡导崇尚孝道、忠诚和诚信的价值观念提醒人们与他人的关系,促使个体更加注重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家庭-学校-网络-社会支持平台,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社会的竞争导致教育极度的内卷,孩子们很多时候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缺乏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情感教育,让孩子从家庭、学校、朋友、社会中吸取情感营养,为内心的情感情绪疏通搭起通畅的宣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