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建设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北京市委会主委陈军建议,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畅通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提升乡村现代生活品质。
“乡村建设距离成为留得住人、既安居又乐业的美丽家园仍有不小差距。”陈军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要素流动缺乏规制认可与法律保护、乡村区域适宜发展的产业规划不够清晰等方面。
她建议,以县域经济为依托,在县域内基本实现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逐步打破城乡的界限,推动形成农民在城乡之间自主选择、自由转换、双向流动、进退有据的生产生活形态。
“人是城乡之间流动的重要和主导要素。”陈军认为,政策制度要确保各类要素“进得来、转得动、留得住”。建议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统领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的配置,在资金要素配置方面,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
陈军分析乡村空间形态特点认为,乡村与城市相比具有规模小、分布散、密度低的特点,因此发展乡村产业不应套用城市产业模式,应发展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草根”产业,支持形成更多县域富民产业的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尽可能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