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塑造国家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而学校作为学生度过多数时间的主要场所,对涵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文化归属感和民族向心力至关重要。为此,建议:
加强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由教育部门设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引领基础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编写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教材,建立学科化、专业化的教学体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读物的专业审查,推进日常管理、专业认证和质量监督。因地制宜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保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分阶段制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职业教师培养体系。首先,对在校教师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各科教师要梳理书本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形成本门课程的优秀传统文化阐释脉络。其次,在师范院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建立系统教育课程体系。在学校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科目。
实现形式实质内在统一。对于学校举办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注意阐释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寓教于学;注重跨界供给,如提供融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音乐、舞台剧等,提高活动吸引力。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创新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华与伦理规范精粹整合融入校规、校风、校纪,在校服、校徽、教具等用品设计上保留传统文化符号。对于丰富校园活动资源方面,可探索用区域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共享、共同开展课程服务等方式互通有无,借助家庭、社区力量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增加课程资源供给。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贵州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