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不仅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更好社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更好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再次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居家养老,“吃饭”是老人每日面临的“烦恼事”。近年来,为了让更多老人能在家门口吃上方便、安全的“热乎饭”,各地都积极出台政策、想办法。2023年10月,民政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强化了老年助餐的顶层设计,也助力养老助餐服务从多个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家门口的食堂
让老人暖胃又暖心
中午,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的一个助餐点门前,已有10多位老人排起了队。助餐点的工作人员将菜品装入小餐车,红烧鸡块、鱼香茄子、白米饭……餐车内的餐食荤素搭配、色彩鲜亮、香气四溢,工作人员逐一将菜品装入老人的饭盒,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人餐食的打包工作。
据了解,这个助餐点每天中午向社区居民提供6至7个菜品及主食,包括2个荤菜、3个半荤菜和1至2个素菜,由海淀太平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配餐。品种多样的菜品满足了居民,尤其是社区老年居民的日常就餐需求。“我现在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饭菜味道不错,价格也合适。”家住附近的高奶奶说,助餐点就在楼下,把饭买回家用不了10分钟。
据助点餐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就餐需求,这里每天都会提供不同套餐,变着花样让老人尽享幸福“食”光。同时,助餐点也支持现场和线上及电话订餐,居民可通过现金、手机支付、养老助残卡支付。如今,每天都有近100人次的居民会来到助餐点吃饭。大家普遍反映,助餐点的开设不仅满足了日常饮食需求,同时也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浙江省第一家老年食堂——“翠食坊”已经连续20年为社区老人解决吃饭难题。20年来,居民们在一餐一食中见证其不断迭代升级。2022年9月,4.0版“翠食坊”向公众亮相。在这里就餐的老年居民不用携带钱包或手机,因为在办理就餐卡时,食堂已将他们的脸部信息录入系统。每次结账,只需刷个脸,就能实现即时扣款。
据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项菲菲介绍,“翠食坊”已将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录入,形成健康档案。当老人走进餐厅,经过摄像头人脸识别,两秒后就能推送定制菜单,包含建议食用或不适宜食用的食物。此外,居民可以提前通过翠苑一区小程序手机点单,工作人员会把菜品放进食堂门口有紫外线消毒和保温功能的取餐柜,方便老人随时拿取外卖。
助老食堂诸多“窘境”亟待破解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老年人需求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助老食堂在不少城市落地开花。但从全国层面看,老年助餐发展仍不平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大连市先后建设了147个社区助老食堂,尽量覆盖、惠及更多社区居民和周边上班族,但现实状况是:曾经风风火火的社区食堂,逐渐门庭冷落、经营惨淡,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在今年1月召开的大连市政协全会期间,多位委员提到了社区助老食堂存在建设运营政策制度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健全;部分运营单位固守“吃补贴”观念,导致功能单一、客源不多;多元助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
对于时下大连社区助老食堂发展的“窘境”,大连市政协委员苏杰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食堂考虑到财政补贴不足,打算在满足社区老人用餐的前提下,推出低价位的堂食、外卖、加工面食等方式吸引其他人员就餐,以保证收入、维持成本。但是,由于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与年轻人不同,对食品的口味、黏稠度、软硬度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所以无法做大锅饭。可如果另开小灶,各种成本必然上升,价位也就无法吸引年轻人就餐,如此一来,社区食堂迟迟打不开经营局面也就在所难免。
对此,大连市政协委员杨晓飞认为,应研究制定《社区食堂建设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和标准规范,促进社区食堂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发展。注重统筹谋划,利用大数据分析,寻找合适的布局点和群众敏感的价格区间,统筹规划社区食堂的位置、数量等,科学制定社区食堂建设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循序渐进开展试点建设、培育典型、复制推广,杜绝“一阵风”式盲目推进。
“同时,还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降低房租、水电煤气成本,做好客流引入工作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空间功能,让社区食堂真正‘长’在社区。”杨晓飞说,比如营造文化活动空间,开展养生、文化、烘焙等方面的培训讲座,提高好感度、融入感;探索开展“餐桌陪伴”活动,凡是子女陪伴60周岁以上父母就餐的,支持运营企业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折扣价格优惠,向社会传递家庭养老责任和义务等。
面对当下老年助餐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丁梅也指出,目前老年助餐供给能力仍然不足,城区老年助餐服务的覆盖面需扩大,送餐环节存在隐患,社会化力量参与不足,老年助餐服务的可持续性仍需加强等问题。
丁梅认为,应按照居家养老送餐和社区集中就餐两种模式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标准化建设,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分餐、配送、食用全流程制定标准化规范。因地制宜加快推进“老人家食堂”建设,依托助餐机构配备专业化管理团队,为老人提供配餐、就餐、个性化送餐服务,并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定期制定更换营养菜谱。同时,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定期联合开展“陪餐”式监管,保障“老人家食堂”饭菜品质。
“进入信息时代,应大力开发老人助餐服务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服务网络,提升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捷化水平。”丁梅建议鼓励企业开发助餐服务App,程序设计要简洁清晰、方便友好。App中可增加老人家食堂地图与推介功能,向使用者提供周边“老人家食堂”位置,展示当天菜谱,根据使用者提供的基本信息提供膳食参考。
对于不少助老餐厅面临的资金难题,丁梅提出可以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支持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服务。综合考虑助餐服务人次和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出台惠企政策,支持具备资质的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平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农村老年助餐仍存短板
如今,城市的老年助餐服务正在不断扩大和完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老年助餐仍是被忽视的一环。
河南省政协委员郭军胜一直关注着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和用餐问题。“数据显示,河南省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05万,占全省总人口10.1%,比城镇高出2.1个百分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突出,养老压力极大。而做饭难、吃饭难一直是当前困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老大难问题。”郭军胜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面临着就餐等生活上的困难,许多农村老人劳作能力下降,难以自己制作餐食,也缺乏营养常识。而且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外出就餐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农村地区也缺乏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的企业或社会组织。
在郭军胜看来,要想解决农村老人的吃饭难题,首先要考虑的是饭堂建在哪儿的问题。“最好是依托各自然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饭堂,在各居民小组或高龄、独居、留守老年人集中的地方设置就餐点或送餐点,重点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周边交通状况,确保老年人出行安全。”郭军胜说。
对于运营模式和资金来源,郭军胜认为可采用公私合营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饭堂的建设和运营,日常运营资金采用“政府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来解决,有条件的村集体可以设立专项资金。
“配餐送餐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因地制宜。比如,可以依托各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老年助餐配餐服务,或者请连锁餐饮企业统一配餐,由村委会组织志愿者每日送餐。还可以动员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帮助高龄、独居、留守老年人,为他们提供配餐送餐。结合各村、各组、各户以及老人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措施。”郭军胜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饭堂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服务质量等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收集老年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对食堂运营进行评估和调整,让老年人吃得安全、放心。
“我期待,农村的长者饭堂不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应是一个保障老年人健康饮食,拓展交际圈和社会支持网,收获幸福感的港湾。”郭军胜说,饭堂可以拓展功能,打造成农村精神文明传播点和孝道文化实践中心。除了搞好餐饮服务,还可以在长者食堂开展影视、棋牌、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老年人送去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使长者饭堂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和新农村的新坐标,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
丁梅也同样关注到了农村老年助餐短板问题。她建议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依托有条件的村级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载体开办老年食堂、设置老年助餐点等。积极探索邻里互助、设立“中心户”多户搭伙、结对帮扶等模式,灵活多样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