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国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农村。20世纪在大陆发生的63次7级以上地震中,就有62次发生在农村地区。如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造成甘青两省144人遇难,近千人受伤,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房屋都受到了损坏。
“尤其是土木结构的自建房,瞬间变成了废墟,建议尽快实施西部地震易发频发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工程。”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到地震给农村带来的伤害,全国政协委员姚爱兴唏嘘不已。
“地震中倒塌及受损严重的农房大多建成年代较早,以村民自建的偏房、辅助用房为主,该类房屋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承重墙为土墙或者砖墙,墙与木构架连接的部位不牢固,整体性不强,抵抗高烈度地震的性能弱,不设防的农村民居成为造成重大伤亡的重要隐患。”姚爱兴坦言,尽管国家近年来已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应对地震灾害,但每一次地震都震出了农村房屋的抗震设防之痛。
姚爱兴认为,目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防震减灾意识不强,住宅防震知识缺乏;缺乏专业的设计和施工指导,自建住房只考虑外观和舒适,而不考虑抗震设防;农民收入低,不愿意花费额外资金来提升房屋的抗震性能,甚至为降低成本而选购劣质建筑材料;农村建筑施工队伍大多无资质,无标准施工图纸,未经正规培训。
如何才能让“忧居”变“优居”?姚爱兴建议开展全国地震易发频发地区农村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依据地震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确定乡村抗震设防烈度;加快推进地震易发区农村房屋加固改造,尽快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达到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将抗震设防纳入制度化管理过程,加快推行农村住房抗震设计和施工统一标准,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在农村住房施工中的应用,提高抗震能力和安全性;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验收标准,对农村自建房实行全程监管和验收工作;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鼓励农民建房使用抗震材料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