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大道十年》背后的故事

——与中央新影团队共同记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张海霞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18日   第 12 版)

纪录电影《大道十年》拍摄团队

自2023年12月18日起,纪录电影《大道十年》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银幕上的《大道十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叙事手法,向观众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非凡成就和心路历程。作为观众、同时作为影片策划的我,端坐于影院,注目于银幕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多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中央新影的领导和导演们由合作伙伴慢慢变为挚友。2023年,我作为策划,深度参与了《大道十年》的创作过程,从影片创作伊始,就一路伴随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的拍摄团队。我亲历、见证且参与了这次拍摄之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用半年左右的制作周期,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时间节点,献出了诚意之作,其中用影像记录历史、用情感讲述故事的艰辛与激情,我感同身受。

纪录电影《大道十年》的出品和摄制单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其历史可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时期。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危亡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延续着纪录时代的光荣传统,忠实履行着“纪录片国家队”和“国家影像典藏者”的担当与使命。

《大道十年》创作团队的“小伙伴”们,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属于崭新的一代人,从他们身上,我清晰感受到中央新影人薪火相承的使命感。短短两个月时间,我见证了整个团队,多路分兵,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的20多个国家,拍摄内容涵盖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大部分重点项目。他们克服了时差、语言、气候等重重挑战和困难。他们走过贫瘠的“金三角”,深入瘴厉流行的南美雨林,在战乱侵扰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在干热炙烤气温高达70摄氏度的阿拉伯沙漠留下奔波的足迹。从中国到巴西,摄制组一行,先是历经两天飞行、到达2万公里外地球的另一端,又辗转多个城市不分昼夜,跟随项目建设者们一起翻山越岭、穿越丛林;在老挝,团队成员不习惯当地饮食,全组都先后被肠胃炎击倒,但仍带病工作;在塞尔维亚,摄制组曾与枪击案近距离擦肩而过,甚至有可能遭到生命威胁……每当他们绘声绘色讲起这些经历,作为从新闻行业退休的我,仿佛回到我的青春时光。我相信,每个年代都有对事业真诚与执着的人,而每一个精彩的结果,都来自这份真诚与执着。

在影片中,我的“小伙伴”们积极主动适应媒介环境、受众群体和国际传播的变化,跳出了以往同类作品宏大叙事的惯性思维,采用了微观叙事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影片更加贴近观众,更加生动鲜活。银幕上那些真实、生动、感人的瞬间,积蓄着无数次深入的交流、无数公里艰辛的寻访;充满情感与故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都能让我们置身于宏阔的历史,感受着人类所共通的喜怒哀乐;每一帧画面、每一处声效的背后,都让我联想起机房里、策划会上那些难忘的不眠之夜,和痛苦快乐、欣喜遗憾并存的创作经历。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曾说“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大时代中平凡的一分子,我们共同见证着不同凡响的新“丝路”历程,且以充满敬意与真诚的记录走过载满回忆的2023年。我们以如此的方式致敬历史、融入历史、参与续写历史,与有荣焉,感恩满满。

《大道十年》的拍摄过程,对于每一个创作者来说,都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对我何尝不是如此?记得在影片首映礼后,有一位导演曾和我说:“特别感谢那些短暂相逢却真诚以待的岁月。更要感谢经历过的所有困难和挑战,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记录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相信,她代表的是团队所有成员的心声,她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美好的蓝图变为壮丽的实景;不到1年间,一部记录这段历史的纪录片由我所参与的策划变为银幕上合力呈现的力作。两段历程,告诉着我同样的道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顺便提一下《风从东方来》五集电视纪录片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将记住这段宝贵经历。我们衷心地祝愿共建“一带一路”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我也祝愿我们每个人的事业,“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平凡的岁月里,用热爱与赤诚累积起无愧于己心,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奉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原副局长)

2024-03-18 张海霞 ——与中央新影团队共同记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124.html 1 《大道十年》背后的故事 59,1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