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食谱的改变,胆结石患病率已高达10%-15%,值得大家重视。
“食情胖老”是胆结石的重要病因
胆结石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饮食、情绪、肥胖、年龄、性别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正常情况下,胆汁是肝脏产生的一种消化液,主要由胆盐、胆固醇、磷脂、胆红素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是以一定比例混合在胆汁中的,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但在过度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时候,胆汁中的胆固醇超过了胆汁酸和卵磷脂的溶解能力,就可能形成胆固醇结石。当下,人们的食谱改变,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肝脏会分泌更多的胆固醇到胆汁中,这无疑为胆结石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环境。
其次,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等情况,可导致体内某些激素水平改变,这些激素变化可能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分泌,减少胆汁酸的产生,进而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另外,肥胖患者的肝脏分泌更多的胆固醇,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攀升,结石的风险随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的功能可能会逐渐减退,胆汁的滞留时间延长,胆结石的形成概率也随之上升。此外,女性朋友们需要更加留心,因为雌激素会增加胆固醇的分泌,使得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胆结石的困扰。还有一种胆色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胆道感染与胆汁淤积。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情绪状态密切相关。肥甘厚腻,内生湿浊,郁久而化热,或酿生湿热,导致肝失疏泄,胆腑不通畅而胆汁淤积成石。因此,要重视健康饮食的调摄和及时排泄不良情绪。
胆石症规范治疗须“量身定制”
胆石症可能发生在胆囊、肝内外胆管等胆汁流经之处。根据结石的位置(胆囊、肝内外胆管)和类型(胆固醇、胆色素、混合型),对于不同部位、不同性质、不同时期的胆结石治疗各有不同,需要“量身定制”。
胆囊结石的防治目标是缓解症状、清除结石、减少复发和避免并发症。在急性发作时,如胆石卡在胆囊颈部导致胆囊感染,应立即去医院接受抗感染和止痛治疗。若症状频繁或结石较大(超过2cm),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可考虑保留胆囊的取石手术以减少由于切除胆囊可能带来的消化不良问题。肝外胆管结石在急性期需要抗生素和止痛治疗,之后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手术或胆道镜、激光技术清除结石,保持胆道畅通和保护肝功能。体外震波碎石法虽有效但成本高、有并发症风险,需谨慎使用。对于胆固醇结石,通过控制饮食和使用溶石药物如熊去氧胆酸来防止复发。
并非所有胆结石都需治疗。约70%的胆结石为无症状,特别是妊娠期女性因多种因素形成结石,但多数产后结石可自然消失且不产生明显症状。如果这些结石较为光滑且易于移动,强行进行溶石或排石治疗,反而可能导致结石卡在胆总管中,引起胆绞痛、黄疸和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无症状结石一般不建议手术或其他治疗,而是定期检查、观察,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不适。应该在不必要地损害胆囊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和不适,实现与胆结石的“和平共处”。对待胆结石,应根据类型采取个性化治疗,以保留胆囊功能、降低风险、减轻痛苦。
治疗胆结石可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的胆结石患者,无论是胆囊结石还是肝内肝外胆管结石,都可以尝试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通过疏肝解郁、利胆排石的方式,辅以具有溶石效果的西药,比如熊去氧胆酸,来控制胆结石的症状和发展。对于已经手术取出结石的患者,为了防止结石再次形成,采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内在环境,预防结石的复发。而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胆石症患者,中医的辨证治疗同样可以帮助控制病情,使患者能够和胆结石“和平共处”。
中医不仅可以帮助治疗胆结石,还能缓解因胆结石引起的其他症状。例如,患者常因胆结石而感到情绪焦虑、抑郁,出现右侧胁痛,甚至疼痛扩散至肩背,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这时可通过使用柴胡疏肝散等中药来疏肝理气、调整气机,从而改善情绪;胆结石患者伴有的消化不良问题,如恶心、食欲不振、腹胀餐后加重等,可以采用香砂平胃颗粒、香砂六君丸等中药来健脾化湿、理气消导,使消化道症状得到缓解;如果患者伴有便秘,可结合中成药麻子仁丸或西药乳果糖口服液润肠通便。此外,结合针灸、耳穴等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以及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都能帮助缓解胆结石的症状。
预防胆结石,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减少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确保足够的睡眠,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了解和遵循这些原则,就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防治胆结石。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