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活化利用”文史成果 助力古都历史文脉传承发展

汤钦飞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25日   第 10 版)

■ 精彩阅读:

东城区政协深刻认识做好文史工作之于古都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文化东城”建设,将文化文史工作细化为“老城风貌保护”“中轴线申遗”“工美传统技艺”“核心价值观传播”四个专项课题组。

东城文史资料工作边注重研究、宣传和整理,边探索活化、转化与利用,提出践行文化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的“研学+游学”新课题。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我们做好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政协着眼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不断进行面向未来的基层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以文史资料工作为切入点,认真研究、精准把握文史工作定位,积极活化利用区域文化优势和文史工作成果,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古都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

聚焦城市历史文脉,展现政协文史工作深沉的文化情怀

东城区政协深刻认识做好文史工作之于古都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文化东城”建设,将文化文史工作细化为“老城风貌保护”“中轴线申遗”“工美传统技艺”“核心价值观传播”四个专项课题组,50余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业界翘楚、社会人员担任文史专员,建成“文史智库”,分组开展针对性专题研究。“老城风貌保护”组,以区域综合治理、风貌保护题材为牵引,征集、汇编“政协视觉,这十年(2012—2022)老城保护与复兴文史资料”;“工美传统技艺”组,聚焦“燕京八绝”、传统非遗及民间工艺,开展文化溯源、技艺传承、成果运用等研究探索;“中轴线申遗”组,围绕中轴线历史沿革,开展珍贵影像学研究与利用;“核心价值传播”组征集、宣传百姓身边的“家国故事”,生动传播现代文明和发展成就。

提升文史工作格局,助力古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建立“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宣传部、统战部、党史办、文旅局、文联等部门围绕“文化东城”建设,合作开展文史资料的选题征集、编辑出版及成果应用工作。一年来,征集整理城市综合治理和老城风貌保护文史资料50余篇,涉及政策沿革、历史文献、红色记忆等珍贵文案;广泛征集来自统一战线人士及界别群众的“三亲”史料——“我的家国故事”,在《东城史志》开辟专栏,连续刊发优秀征文。盘点造册京城非遗技艺人才库,开展文化名流、老艺人、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资料的采访、征集和研究整理。

加强与优质资源企业的协同合作,7家文化、教育、出版、艺术等领域的委员企业(单位)参与文史工作,创建了文史搭台、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如“文化·景山”政协委员工作室以中轴线历史影像学研究为重点,组织多场专题学术研讨及惠民讲座;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录制“照片里的中轴线”“打开文化之门”专题节目;在申遗考察专题会做重点发言,向国际考察组专家影像分享并立体呈现了中轴线自1860年以来的完整存续及保护历程。

建立文史独特语言体系,在文化交流中传播政协好声音

东城文史资料工作边注重研究、宣传和整理,边探索活化、转化与利用,提出践行文化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的“研学+游学”新课题,在加快构建国家叙事体系、推动文化文明建设、促进人文交流中勇于探索和实践。

组织历时一个月的“我与北京中轴线”港澳学子游学采风。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领导及文史专员组成导师团队,带领香港7所大学的15名港澳青年参加了中轴沿线32场文化活动和全要素采风,形成了6万多字的体验感想、400多张摄影作品、5条短视频和15个文化遗产要素PPT。与宋庆龄基金会共同举办“我爱北京天安门”夏令营,来自宁夏、山西、河南、四川的110名留守儿童参加了“宫廷文化”“戏剧脸谱”“北京兔爷”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与北京青年报、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祥瑞中国——壮美中轴”摄影作品展。面向社区、学校开展非遗技艺研学,研发伴手礼等微科创,持续输出“京味儿”文化产品。

东城区政协以多措并举的创新实践,改变了政协文史工作传统模式,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服务党政决策、普惠广大群众、传播文化精髓,在助力古都历史文脉传承发展和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2024-03-25 汤钦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502.html 1 “活化利用”文史成果 助力古都历史文脉传承发展 59,50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