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舞台艺术领域广泛应用各类科技手段,尤其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拓展着舞台艺术表达的新空间、新形态,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促使舞台艺术工作者深入思考舞台艺术与科技发展之间的深刻关系。本期采访许宁、王勇、田沁鑫、董圆圆、刘玉婉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通过导演、编剧、艺术家等多重视角,从戏曲、歌舞、话剧等诸多领域,共同畅谈如何更好地用科技推动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
技术赋能艺术
全新审美体验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很多艺术作品成功“破圈”,引发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2019年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著名导演田沁鑫带领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合作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引发了社会的关注热度。两部作品因“戏剧+影视”拍摄模式的创新探索和“1+N”多舞台空间模式沉浸式表达,获得了成功。中国国家话剧院另一部作品,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通过“5G+4K/8K+AI”等顶尖数字技术,以多机位、多角度、多场景的影视化拍摄手法,展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最新成果,使得年轻人在新的技术和艺术融合呈现中了解抗战中文艺战线的作用。田沁鑫介绍,作品在12家互联网平台进行付费演播,票价19.9元,观看人数破千万。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付费线上戏剧,为线上演播新业态探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全国持续巡演,以其惊艳的视觉艺术魅力风靡全国,这也是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文化赋能的一次恰如其分的探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著名歌唱艺术家刘玉婉告诉记者,《只此青绿》引入了众多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如诗如画的舞台效果,提高了舞蹈作品的内在表现力。《只此青绿》用科技创新形式让历史文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动”起来,阐释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她认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介绍,2021年、2022年春节期间,国家京剧院联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采用5G+4K+VR技术,推出京剧《龙凤呈祥》海内外演播,通过“手机+电脑+投屏+头显”的多屏交互方式,带来八大观演视角的“云包厢”。同时,推出了京剧数智人“尤子希”,制作主题AR、VR内容,并推出纪录片《余音绕梁》、综艺节目《戏曲正青春》,构筑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龙凤呈祥》演播IP。点播单场售价:境内单视角9.9元、多视角19.9元,境外9.9美元。2021年,票房收入30余万元,2022年票房收入跃升至112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其实,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自戏曲艺术诞生以来,从未间断过。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以戏曲为内容进行拍摄的。
今年元宵节,京剧艺术一代宗师梅兰芳,在AIGC+XR等技术的加持下“复活”,不光梅兰芳先生经典剧目同“元宇宙”有了融合,也呈现一场东方美学的跨越时空人文科技之旅。谈到梅兰芳大师的“超时空再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董圆圆感慨万千。这让她想起2016年两会期间,香港的梁凤仪委员表示想请她帮忙联系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希望梅葆玖支持一项舞台艺术创作——通过高科技制作出梅葆玖与梅兰芳先生同台演出的舞蹈艺术作品。但是,未等合作开始,一个月后,梅葆玖先生仙逝,这成为董圆圆心中的一个遗憾。
实际上董圆圆一直致力于戏曲传播创新方面的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她就参与京剧“音配像”工程。她告诉记者,伴随时代科技不断进步,最近将前些年的“音配像”通过更新的技术进行了色彩和音质的修复,使得视频效果更加真实艳丽,让戏迷观众朋友们更好地感受到艺术大师的魅力与风采。董圆圆与张建国主演的戏曲电影《安国夫人》也于去年年底在全国电影院线上演,作为我国首部应用全球领先的LED数字虚拟影棚技术摄制的京剧电影,《安国夫人》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舞台艺术与现代数字电影艺术相融合,突破了戏曲舞台的空间限制。
坚持内容为王
尊重艺术规律
科技赋能艺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给艺术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科技更好地赋能艺术,委员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委员们看来,内容的可持续性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虽然媒介技术日新月异,但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正确认识艺术规律、尊重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产业化的创造和创新。
比如舞蹈诗剧作品《只此青绿》,刘玉婉说,用舞蹈诗的艺术形式诠释中国古代著名绘画作品《千里江山图》,让大家看到坚持内容为王,突出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刘玉婉认为,创新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它的内核应该是内容层面的,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内容、技术、模式、业态和场景的共同创新。
王勇介绍,国家京剧院在启动《龙凤呈祥》演播项目之初,首先全面考察了演播业态特征,进而确定表演内容。《龙凤呈祥》这出传统大戏搬演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即使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媒介洪流中,它所具有的思想价值、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仍然生动鲜活,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这也是为什么王勇选择《龙凤呈祥》进行演播形式创新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演出到演播,不是将舞台内容与数字技术简单拼贴,而是凭借媒介优势,对艺术内容进行二度创作,着力创造1+1>2的全新剧场体验,坚持‘内容为王’,撬动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最佳支点。”王勇表示。
“无论何种尝试探索,艺术本体,也就是这门艺术的表现规律,要被尊重和保留。”董圆圆说道,这是一种文艺形式区别于其他文艺形式的根本。将戏曲拍成电影,戏曲是虚拟艺术,电影是写实艺术,虚拟与现实的度如何把握?“如果本体变了,这门艺术的属性就改变了。就像京剧,不管借助什么样的科技手段,要保证它到任何时候都要姓‘京’。”
董圆圆一直持续呼吁建立戏曲博物馆,希望在戏曲博物馆中使用新科技,实现某些重点藏品的立体化、动态化展示,全方位提升观众的体验感。比如一件非常珍贵的梅兰芳先生的戏服,从这件戏服的工艺、历史到梅兰芳先生穿着这件戏服的表演,都要立体化呈现在观众面前——不是拍成视频影片,而是利用高科技投射出梅兰芳先生立体动态的表演。据董圆圆了解,目前有的博物馆已经开始试用这项技术了,这样一来,观众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件戏服的价值和韵味。
传播好中国艺术
亟须复合型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讲起曾在多次“出圈”的河南卫视一台综艺节目中担任艺术顾问的经历。在这台融合科技与艺术的节目制作过程中,最让大家感到困难的一点就是,节目制作需要三位导演相互“补课”:艺术本体导演、广告导演、影视导演三个不同领域的导演共同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许宁认为,我们需要既有文学功底、艺术修养,又懂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人才培养的基础一定要深厚,这样才能制作出代表国家形象的艺术作品。对此,他建议建立文化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基础框架和文化产业数字化人才标准。一是搭建高等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数字演艺人才联合培养机构,构建互利共赢产学合作培养的新机制,打造文化艺术产业数字复合型人才培养全新教育模式。二是要打造文化产业数字化培训课程体系,从艺术专业技能数字化和数字专业艺术技能化两个维度,按照数字化素养、数字化专业技能、数字化舞台技术、数字化创作等层面,遵循数字化知识管理原则,对接数字化学科体系,系统构建数字化培训课程体系,为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课程保障,并充分整合内外部数字化资源。此外还要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研究咨询团队、智库、院团科研机构等数字化服务机构的战略合作,完善内外部数字化专家人才与讲师资源库建设。
打造多层次的数字化人才结构,形成专业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将有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十一至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表示,他所在的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正在参与创建“中国戏曲数字校园”和中国戏曲数字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拥有戏曲数字技术培训领域创新教学教材和师资力量储备的中国戏曲数字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主要致力于把数字设计制作技术从游戏影视行业及时转入“戏曲元宇宙”领域,培养国内外数字技术人才并投身于“戏曲元宇宙”建设,让戏曲在“元宇宙”中展示新气象。
“国家话剧院为进一步推进戏剧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发展道路,发掘和培养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将数字演艺纳入剧院未来发展规划。”田沁鑫介绍道,数字演艺融媒体中心承担剧院包括数字演艺新业态探索、品牌建设、融媒体宣传、数字影视作品摄制、线上演播项目运营等在内的数字演艺相关工作,不断探索“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数字演艺业务板块的可持续发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王勇这样形容数字技术、传播媒介、平台渠道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及计算交互、虚拟现实、“元宇宙”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无尽想象。他认为,科技赋能艺术,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收获更加有效的传播,实现多元多面的展示,其中,如何使其在新时代有新发展的同时又保留住中国艺术的本体,是在艺术与技术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深入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