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

本报记者 张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08日   第 09 版)

孙德宏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纪录片《何以中国》、动漫《长安三万里》、网络微短剧、新闻“云南大象北上”等文化产品走红海外,带有“中国味儿”的文化产品正通过多种传播载体、表达方式在国际传播中展现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添一抹亮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为我国国际传播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国际传播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本报记者就此专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

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是“互鉴”“融合”的

学术家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最根本着力点在于什么?在您看来,怎样才能让中国文化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文化影响力?

孙德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依据。

从文化的国际传播看,成功的国际传播是传播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最终在文明互鉴中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红楼梦》《好一朵茉莉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作品或理念的国际传播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接受,还有域外的德国古典哲学、俄罗斯文学在我国传播过程中的接受效果等,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作为文化产品一部分的新闻的国际传播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前几年走红海外的“云南大象北上”报道等都不同程度地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的一部分,乃至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在其中,需要充分重视“文明互鉴”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成功的国际传播本身就是不同文明“互鉴”“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对这一结果之所以如此的研究要求我们在国际传播研究中努力形成平等的“互鉴”研究范式,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学理依据。

从共性、共情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学术家园:您刚才谈到“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依据,能否结合文化实践谈谈您的具体思考?

孙德宏:国际传播中的“传播”当然很重要,但传播的目的在于“接受”,“接受”的关键在于“价值认同”。这里的“价值认同”是指传播文本的内容属性对异域受众的意义。着眼于人类普遍幸福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因其充分诠释和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关切和价值追求,所以才可能易于被异域受众认同和接受。

在我看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国际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数百年来文化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异质性冲突等难题提供了破解工具。因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界限,蕴含了全人类共生共在的伦理金律和理性思考,恰切处理了人类文明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所以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它既为全世界携手构建持久和平、文明互鉴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互鉴式的国际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学术空间。它因文明互鉴而诞生,也因文明互鉴而续存。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传播中的“客体”——传播文本(原作、译作、新闻报道)与“主体”——传受双方(作者、译者、记者和异域受众),因其“视域融合”而促进了“价值认同”,国际传播最终通过两大主体的互相作用、互相认同而实现。因此,成功的国际传播是在平等交流、相互比较基础之上的“互鉴”与“融合”,是异域文化成为自身文化一部分的一个必然过程。

学术家园:如何在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范畴中加强国际传播建设?

孙德宏:第一,坚持文明的平等性、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着自身存在的必然合理性。文明从来就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所以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文明,从而更好地展望和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今天和未来。第二,坚持文明的和合共生、互鉴互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融合,因融合而发展。在不同文明的交流、比较、互鉴中,不同文化传统的主体会自觉地互相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并为自身所用,同时也在不同文明的“他者之镜”的映照中,各个主体通过反思自身不足,取长补短,从而实现自身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搞好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为价值认同的阐释立场,将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价值遵循。同时,把这种理念切实融入我国传播话语和叙事体系中,充分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共同性”,努力摆脱叙述与阐释的局限性。既要自主自信地向世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要平等理性地按国际传播规律办事,尊重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传受双方的相互尊重。此外,还要在不同文明交汇处挖掘、讲述中国故事。从中华文化、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找优质资源;从共性、共情的角度优化国家叙事、媒体叙事、民间叙事机制及其话语体系,进而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是“审美的传播”

学术家园:您曾说过,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一定是“审美的传播”,为什么?

孙德宏:美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美学的经典定义中,“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形式”(康德),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就文化的国际传播而言,“讲故事”就是最好的“感性显现”,因为所有故事都是不同的、感性的,“讲好故事”的传播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传播,也就是审美的传播。

成功的国际传播一定是“审美的传播”,是因为它既强调传播文本理念的“合目的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个重大理念,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方面实现传受双方的价值认同;也强调传播文本形式的“合规律性”,即按国际传播规律办事,尊重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主体地位,“感性地显现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传受双方的情感共振,使异域接受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从传播实务的角度来看,那些广受赞誉的经典、名篇,无一不是深刻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的,它们都是深刻关注人的幸福和快乐的——也正因此,它们才受到各方的认同和接受——成功的国际传播尤其如此。说来道理也并不复杂:尽管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受众各自有着千差万别的“接受偏好”,但作为“人”,大家对幸福与快乐这个“共同价值”的追求却是相同的。

因此,就传播的“合目的性”而言,人文关切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所以成功的国际传播就必须从“人”出发,从全人类共同价值出发,关注人,关注人的共同性;就传播的“合规律性”而言,成功的国际传播就是要以平等、交流、共享的互鉴方式“讲好故事”,实现“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成功的国际传播必须实现“审美的传播”。

学术家园:“审美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国际传播中如何实现“审美的传播”?

孙德宏:传播文本内容及其价值取向的最高境界,必须是对“人”的幸福、解放、超越,或痛苦、艰难、困境等人类普遍性问题的深刻而真实的探究与表达。即,它们一定是“关注人”的,既关注人的物质需求,更关注人的精神需求。而且,国际传播中这个“关注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传播者和接受者所共同认可的。所以,以人文关切为基本特征的审美关切的最高价值遵循,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个具有“人类共性”的价值追求。

传播文本形式及其想象意蕴的最高境界,必须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类审美的独特性、共通性,遵循传播的规律性。所有文化产品的经典文本都是“独特”的,其所包含的独特民族文化与本土经验、异域特色的多少等,是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同时,它又因为体现了审美的“共通性”而自然地使域外受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我们之所以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传播文本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挖掘和独特想象意蕴的体现,其学理依据也正在于此。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要实现审美传播,传播者和接受者具有同样的主体地位,但媒介的再大进步也不能改变精神产品传播的根本目的和科学规律——成功的国际传播还是必须坚持“内容为王”,而且一定是关注“人的共同性”和按传播规律办事的“审美的传播”。所以,国际传播中的传播主体应该把“全人类共同价值”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坚定地以人文关怀作为自己的阐释立场,在承认接受主体(异域受众)千差万别的“接受偏好”的基础上,努力寻找并遵循传受双方的“价值认同”——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独特与共通”对成功的国际传播的意义和启示。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作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工作者,还需不断研判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持续科学总结国际传播与接受的客观规律,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更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2024-04-08 本报记者 张丽 ——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140.html 1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60,1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