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丰宁坝上草原的冬天尤为漫长,即使将近立春,依然朔风凛冽,积雪覆盖四野。沿着“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一路向北,沿途“风车”(风力发电机)林立,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绵延起伏,燕麦、赤芍种植基地集中连片,别有一番景致。
“坝上干旱寒冷缺水,只能种植燕麦、谷子、大豆、胡麻等耐寒耐旱作物。这个冬天,丰宁坝上的雪特别大,开春土地墒情好,对燕麦等作物种植是个利好。”民建中央宣传部四级调研员罗锋对记者说。
燕麦和赤芍是近年来丰宁坝上重点推广的作物,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前不久,“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媒体记者团走进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的万胜永乡下洼子村,探寻好“丰”景背后的致富密码。
打造坝上特色产业发展金名片
坝上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莜麦即燕麦,因为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用途广,位于坝上“三宝”之首,有“塞外珍珠”的美誉。
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种植分散、规模小、缺乏良种和技术指导等原因,燕麦在坝上一直难以形成气候。
“现在这个燕麦品种粒大饱满,是这几年我们重点推广的种植项目,你们喝的燕麦片原料很可能就来自我们丰宁啊!”手捧一抔金黄的裸燕麦,元始农业基地公司董事长、民建会员王明远对记者说。
王明远指着基地周边一望无际的田野介绍,目前,坝上耕地面积近80万亩,其中燕麦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到全国的1/25,燕麦产业已成为下洼子村农民增收的一个重点项目,也是丰宁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燕麦这一特色产业得以“变现”,得益于民建中央的倾情帮扶。2019年,民建中央将坝上作为产业帮扶的重点工作,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燕麦公司来丰宁发展燕麦产业,主要为“新品G5燕麦片”提供原料。
“2020年,民建中央帮扶投资1500万元建了这个加工厂,上了一整套的设备,一年加工燕麦可达万吨。”王明远表示,燕麦产业的加速发展不仅将农村企业带动了起来,也实现了农民增收。
丰宁县政府副县长徐艳萍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益,民建中央设立了“良种补贴增收”基金,激励种植户从源头提升燕麦品质。为进一步巩固燕麦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擦亮丰宁燕麦品牌,民建还引入会员企业在丰宁投资1000万元,建设燕麦产品深加工项目。
“通过民建中央的帮扶,我们都参与到‘种植+养殖’模式中来,种植燕麦投入小,机械化收割方便,销路不用愁;秸秆还能用来养羊、养牛,一年的养殖收入都能达到二三十万元!”下洼子村村民王久然的喜悦溢于言表。
赤芍谷种出“致富良方”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驱车沿着一号景观大道行驶半小时左右,就到了下洼子村的中药材赤芍种植基地赤芍谷,基地门前“丰宁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 万胜永乡药材种植基地——民建广东省委会、广州市委会”的巨大标语牌赫然矗立。
据下洼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春雨介绍,2021年,来自广东的民建会员企业家黄耀辉到丰宁考察后非常看好这片土地,投资1500多万元,在万胜永乡开发赤芍谷,种植耐寒、耐旱的中药材赤芍。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吸纳村民务工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效带动了当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我家有20多亩地,原来就是种点豆子、谷子、胡麻等杂粮,收入很少。在引入赤芍谷项目后,有了土地流转费,还能通过务工挣工资,收入增加了不少。”村民孙凤霞告诉记者,自己每年在赤芍谷工作两个多月,一年可增收八九千元。
在民建中央的帮扶下,下洼子村不断做足“花”文章,念好“致富经”。“除了赤芍,我们这里还大量种植向日葵,每年七八月份开花时节,成为‘一号景观大道’上一处独特的花海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张春雨表示。
如今的下洼子村,“民建力量”持续汇聚,产业发展风帆正劲,一个个产业兴旺的生动场景,彰显着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正是民建中央的持续帮扶,让我们下洼子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帮扶还在继续,相信我们村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村民致富增收的劲头儿会越来越足。”张春雨话语里透着自信。
(本报融媒体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