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两岸经合

一碗面、一封信,背后是两岸数百万家庭的聚散离合

两岸合创话剧《寻味》在国家大剧院展开新一轮巡演

本报记者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3日   第 08 版)

“熬上这一锅乡愁汤,熬这一辈子的难忘,家并未走远,只是好久不见。” 话剧《寻味》从一碗牛肉面讲起,延展出海峡两岸同胞浓浓的亲情。

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出品的两岸题材话剧《寻味》,4月3日至6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展开新一轮巡演。该剧由大陆剧作家龚应恬和台湾导演李宗熹联合编剧,参与创作的两岸实力派演职人员达数十人。

《寻味》故事从一碗牛肉面讲起,从台湾的眷村到北京的胡同,在一家四代人聚散离合的温情故事中,讲述了一次特殊的回家故事,延展出两岸同胞的浓浓亲情。

“家里面有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人情百态,舌尖上品咂的滋味连通了血脉,最后化作割舍不了的真情。”该剧导演李宗熹解析剧情时表示。

剧中,少年时代在北京胡同成长的李金标,带着儿时母亲做的面的味道,在台湾眷村开了面馆维持生计,即便在酸涩苦闷的漂泊生活中也能体会到缕缕甜意。而母亲的离世,令李金标无法找回家的味道。从“失味”到“寻味”,舞台上娓娓道来的两岸故事,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寻味》自2023年初首演以来获得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演出30余场,入选首批“北京大戏好戏名录”、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结束北京站的演出,《寻味》剧组还将赴石家庄、西安、重庆、广西等地巡演。

导演、台湾省籍导演李宗熹:

《寻味》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绵延一家几代人的“乡愁”

味觉是乡愁中最难以割舍的部分,一个人在童年时获得的味觉感受将伴随他一生的步履,并唤醒他童年的记忆。味觉寄予的乡愁,之于台湾省籍导演李宗熹,首先是幼时餐桌上奶奶做的南通狮子头的味道。

“奶奶过世后,我格外思念这种味道,直到哥哥恰好又娶了南通媳妇,在家宴的餐桌上,我又找回了熟悉的味道。有些食物的味道不会随着时间、时代而变,它会一直存在。”李宗熹介绍,自己的奶奶是江苏南通人,1949年去了台湾,他将个体的“味觉乡愁”这一情感体验用在了话剧《寻味》的创作中,同时在创作《寻味》的过程中,又唤醒了他的一些有关两岸的记忆,“我的这种体验,相信会与很多两岸家庭产生共鸣。”在李宗熹看来,《寻味》更像一部记录两岸历史的纪录片。

写信与读信是《寻味》中的重要场面,既是整部剧的情节“推进器”,又起着戏剧情感“调动器”的作用,它让整部剧的舞台时空转换顺理成章、灵活自如。

李宗熹说,这一舞台手段也来源于儿时记忆,“小时候总能看到奶奶闲暇时就在不停地写信,那时还纳闷,奶奶写的信,为什么都不贴邮票呢?”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李宗熹的父亲拿着一封信兴奋的冲进屋,“妈,上海回信了!”当时还在上小学5年级的李宗熹还不能完全理解一封回信带给一家人的意义,但是奶奶和爸爸一齐掉泪的一幕,留在了他儿时的记忆中,他把这一情感记忆移植到《寻味》的一幕戏中。戏中李金标的孙子李明维在帮爷爷写信的过程中,无意间读到太爷爷写给父亲的信后,才意识到面馆对于他们家的意义,慢慢从内心产生对家族身份的认同感。

一部讲述两岸长达70年寻亲与相聚的家庭故事,能否得到青年观众群体的共鸣?“我也特别在意这一点,剧目首映时,我曾悄悄地躲在剧场角落里,观察我们设计的那些戏剧点是否被观众接收到,当发现很多青年观众给予我们积极反馈时,我很开心。”通过一部剧,带领年轻观众不仅看到两岸的现在,还能了解到过去,触动一些感怀和心灵相通,是李宗熹创作《寻味》的初心。

1989年,李宗熹的父亲作为早批“登陆”台商来到上海发展,1995年李宗熹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第一位台湾省籍导演系学生进入大陆艺术类高校深造,2015年他又在深耕台湾戏剧业5年后,选择循着父亲当年的创业选择,来到北京开设个人戏剧工作室,见证了十年来大陆戏剧业令人惊讶的发展速度,“2015年前后,我拍戏时发现剧组担任服装、道具、舞美的,都是台湾人,这几年我发现情况变了,随着大陆戏剧市场连续十年的蓬勃发展和戏剧制作水平的长足提升,围绕戏剧产业的各方面人才,大陆的年轻一代都成长了起来,反而台湾戏剧人才在这方面不再具有优势。”

自诩“明明喜欢吃台湾小吃,喜欢台湾潮湿空气的一个人”,因为北京是中国戏剧人才、戏剧资本的最大集结地,而选择长居这里,李宗熹说他们一家人的成长、发展足迹也代表了很多台湾家庭,“当年父亲执意让我学习导演专业,是因为他希望儿子能够承载他未尽的艺术梦想,今天我想告慰父亲,他的儿子代他实现了这一梦想,代他在中国最高的戏剧舞台上,讲述奶奶以及众多中国家庭的‘两岸乡愁’。”问及《寻味》今年是否有赴岛演出计划,李宗熹说,剧目出品方正在积极促成,“希望这部讲述两岸乡情、亲情的话剧,能让更多的台湾观众看到。”

主演、台湾省籍演员李志希:

用一生的情感体验来演《寻味》

《寻味》中的主人公李金标1949年随国民党第177师北平团去台湾,直至1992年夏末,67岁的他才带着儿子儿媳以及长孙回到幼时生活的北京胡同,剧中饰演“李金标”的台湾省籍演员李志希,其家族命运也与剧中情节契合。

“我演这个角色的时候非常痛苦,真的觉得撕心裂肺。”李志希成长于京剧世家,父亲李环春1949年受邀赴台演戏,“走时欢欢喜喜的去,没想到竟是与至亲46余载不能相见的痛。”直到1995年,李环春才得以返回大陆见到亲人。

在李志希印记中,父亲不轻易向晚辈吐露心中的伤痛,实在被追问了,最多就是回忆一个场景,“你爷爷在码头冲我们兄弟俩(父亲李环春和其二哥)甩甩手说,‘去吧’。可这一甩手,从此就见不到你爷爷了。”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李志希细述了自己的两岸情缘。

他介绍,直到爷爷1985年病逝,父亲都未能见上老人家最后一面,“想来这应该是他心中最深的痛。我后来才慢慢能理解这种情感,幼时在我们孩童心中,只是觉得别的小朋友有爷爷奶奶,我们从没见过爷爷奶奶,但长大后我才知道,这种痛之于父亲,是只能躲在无人的屋里暗暗掉眼泪。”

对于父亲成长的很多事情,后来李志希在1995年跟随父亲第一次回到故乡北京,走在父亲从小长大的胡同里,才听父亲一一道出。“置身真实的场域,才能触动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寻味》剧组搭建的逼真话剧场景中,也触动李志希把个体家族情感投入到对剧目人物的情感塑造中。

“这部戏和我过去创作的作品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更真实,我在发自内心地去和剧中人物的内心产生共鸣,也想通过我的表演,传递一种群体性的心绪,发生在这个剧本中一个家庭的命运故事,其实代表了两岸几百万个家庭的故事。”李志希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接到伯父从大陆打给父亲电话的场景:

“我是李万春,请李志希接电话!”

“爸爸,大陆的亲人找到我们了!”

回家,是话剧《寻根》的故事主线,也是李志希两年来参与到剧目排演一直在做的事。

2023年3月底,《寻味》在北京的首演结束后,李志希寻根到了祖籍河北省雄县道口村。“当我到村里的时候,具体是哪一家已经无法考证,但我爷爷确曾在那儿居住过,我就挖了当地的土带回来。在台湾我父亲和二伯的坟上,在北京、呼和浩特的家族墓地上,全部都撒上了河北雄县道口村的土。”

在演出过程中,让李志希有感的事情也一再发生。今年3月上旬,《寻味》登台上海的中国大戏院。“第二天要演出了,我母亲突然在电话里说,你爸好像在这演过戏。然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竟然是真的耶!李万春、李同春、李庆春、李环春全部都在这里演过戏,而且是同台演出——1948年6月,演出海报上四个兄弟的名字都在上面,那时候我父亲才16岁。”

“演出那天,我在后台化好妆候场的时候,一直觉得父亲仿佛就在我身后,而且还是16岁的一个小孩,他扮成天兵天将小龙套的样子;上海那几场我都有这种很宿命的感觉。我知道,这部戏会是我一辈子的事情了。只要导演随时说要演,我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报名。”言及此,李志希语带哽咽。

“文化能够润滑民心,我觉得我们这部戏正是起到一个两岸润滑剂的作用。我非常希望这部作品能够经常巡回公演,更期待有机会能到台湾演出,我母亲已经82岁了,很想演给她老人家看。”参演《寻根》的经历,让李志希更深信文化交流对促进两岸民众心灵相通的价值。

2024-04-13 本报记者 修菁 两岸合创话剧《寻味》在国家大剧院展开新一轮巡演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439.html 1 一碗面、一封信,背后是两岸数百万家庭的聚散离合 60,4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