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科技创新为影视艺术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郭海瑾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5日   第 09 版)

▲电影《流浪地球2》剧照

▲电影《长安三万里》海报

▲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剧照

编者按: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影视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元宇宙、人工智能、虚拟拍摄、云制作等数字技术逐渐融入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引领着整个行业迈向数字化建设新征程。这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视听盛宴和审美体验,也让影视艺术焕发勃勃生机。本期采访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对科技推动影视艺术高质量发展的体会与思考。

艺术与技术交融

共筑审美新体验

影片《阿凡达2》中美轮美奂的水下世界、《流浪地球2》里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电视剧《三体》中万吨巨轮被纳米飞刃切片的奇特效果……这些宏大震撼的特效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流浪地球2》中,我们已经实现了演员的年龄跨越、语言跨越,同时使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电影修复效率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若清介绍,近年来,中影一直探索高新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比如,我们研发的高格式电影技术创造性地融合了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等七大电影高新技术,全面提升了电影的整体声画品质。应用该技术打造的CINITY放映系统在综合技术指标和观影体验上均位于国际领先。2023年,我们新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4K、120帧、高格式的CINITY LED电影屏,从设计、制造到应用全链条自主可控,将带动一轮新的观影体验升级。”傅若清告诉记者。

“电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发展历程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全国政协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研究员皇甫宜川说,翻开电影发展史就会发现,科技的每次变革都推动着电影艺术的更新,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2D到3D、IMAX影像,其背后都是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艺术又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一些新的科技成果,是在影视艺术的创新表达中得以实践,比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电影《阿凡达》《猩球崛起》《阿丽塔:战斗天使》等,都伴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所以,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皇甫宜川解释道。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电影导演霍建起经历了电影从胶片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过渡与转型,“其实从《生活秀》开始,我们已经用数字调色了,但拍摄用的还是胶片,一直到后来《大唐玄奘》的拍摄、制作,数字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让霍建起深有感触的是,从胶片拍摄到完全数字化制作,电影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科技的推动下,电影制作手段和表现技巧不断创新,电影艺术的各个环节在科技发展中不断得以完善,这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和观影体验。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副主席、著名编剧王丽萍,她在谈到新技术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时表示,随着技术变革,影视制作中常见的抠像技术从绿幕抠像到LED屏再到AI感知虚拟拍摄的演变,画面越来越接近真实,审美体验逐步升级,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发展越来越快。”王丽萍感慨道。

挖掘人文内涵

讲好中国故事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但是,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艺术内核,艺术就会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力。如何用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委员们和专家学者思考的问题。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电影,或是科技与电影怎样融合,人文精神始终是电影的内核。比如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制作技术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皇甫宜川认为,只有深刻认知一种新技术运用中所包含的人文价值,才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创造数字时代电影中所能呈现出的中国想象、中国风格和中国情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这几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也一直关注数字时代下影视艺术发展等前沿问题,为此还举办多场相关讲座进行深入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承健就主持、参与过多场。在他看来,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剪辑、美术,无论是哪个专业领域或哪个创作环节,不变的核心,依然是如何运用技术讲好中国故事。“技术进步的根本,一方面要有效助力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的迭代、创新和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视觉的炫技,而是要构成叙事的戏剧性要素,要始终围绕民族文化表达,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而展开。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孙承健说。

在霍建起看来,影视艺术的发展不仅要追求卓越的视觉效果,更要深入挖掘人文内涵。人文内涵是影视作品的灵魂,它承载着文化、历史、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信息,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霍建起导演的《那山 那人 那狗》《暖》《秋之白华》等,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电影中那连绵青山、小桥流水,一叶小舟、一抹春绿,恬淡清雅、朦胧唯美,不仅富有诗意,还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科技的助力下,通过虚拟拍摄、特效制作等多种技术手段,影视艺术可以更加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他说。

多年来,王丽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关注民生和文化,从《错爱一生》到《媳妇的美好时代》,从《双城生活》,再到《生活启示录》等,每一部作品都聚焦时代进程中的普通人,引发观众广泛共鸣。在她看来,科技进步可以为艺术提供新的动能,但人始终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讲好中国故事是艺术创作的目的。中国故事是由大时代中的一些小人物组成,反映一个个平凡人生,展现他们的精气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精髓。

拥抱科技变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一年多以来,傅若清多次就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他表示,我国电影行业实现全面数字化已多年,但相较于近年来各领域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在电影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还存在瓶颈,难以支撑影院视听效果、电影创作质量与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科技力量,不断创作、呈现更多更好的电影艺术作品,才能把握时代机遇,更好地迈向电影强国之路,“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电影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傅若清建议,电影工作者要积极拥抱变革,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通过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让前沿技术为中国电影所用,走好中国电影的科技创新之路。

孙承健也认为,在科艺融合形态下,包括电影艺术在内,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艺术实践与艺术产业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强有力的支撑,更需要在技术创新与观念更迭的引领下,针对构成艺术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配置,从而使整体艺术产业能够获得有效的升级换代,产生更强劲的艺术生产力与文化影响力。孙承健进一步表示,“在此过程之中,思维的有效转换也是新技术发展与艺术创造力提升,甚至是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基于经验的感性思维与抽象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时代又不断激发人们运用基于数据、模型的计算思维,对世界进行观察、认知和思考,并在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与计算思维的融合与互为转换中,建构起能够满足时代与观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艺术创作新的表达范式、新的美学追求。”

“科技的发展与电影的艺术表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想象力。”在皇甫宜川看来,科技的创新要依托于想象力,电影的创新也要依靠想象力;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是电影艺术表达能力的一次创新。要拥抱新科技,充分利用新技术,对蕴含于电影艺术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要培养多层次、专业化、复合型数字化影视艺术人才,整合优质资源,为推动影视艺术跨越式发展积聚力量。

“让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这不仅是王丽萍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也是她的心声。王丽萍告诉记者,随着今年年初OpenAI全新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发布,AI领域的技术创新再次让全世界感到震撼,这不仅是时代新课题,也让文艺工作者倍感挑战,特别是面临较大压力的青年文艺工作者。为此,她建议,文艺工作者应该接受挑战,去认识它、分辨它、了解它、拥抱它。“青年作家和编剧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锤炼品格。”王丽萍坚信,脚下走的每一步所带来的心灵感受、情感冲击以及付出时的努力和激情,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这也是最可贵的地方。“要重视数字化背景下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为传承文化事业贡献力量。”王丽萍说。

2024-04-15 本报记者 郭海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488.html 1 科技创新为影视艺术注入新动能 60,4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