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众多高校纷纷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加强慈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我国高校公益慈善专业教育方兴未艾

本报记者 赵莹莹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6日   第 09 版)

随着公益慈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公益慈善领域。图为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在公益活动中向乡村儿童科普航空知识。

连日来,在广东、广西、湖北、云南、四川、重庆、宁夏等地的高校,纷纷设立社会公益学院,开设公益慈善相关专业和课程。

“看到众多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公益慈善相关专业,心里真的非常兴奋。”在北京一家儿童救助公益组织任职11年的江恒长说,有专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我对慈善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增设专业方向、纳入本科目录、建院招生,是高校关于公益慈善专业化、职业化的大胆探索。此前,我国已有诸多高校陆续开设慈善学院或设立慈善管理专业,诸如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等。

对于慈善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可以追溯到12年前。

目前就职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颜俊玲,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班”的首届毕业生。

2012年5月,北师大珠海分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基金会中心网三方合作,正式成立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当年9月,该中心面向北师大珠海分校本科生,开设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课程,为期两年。

两年后,首批80%的毕业生进入公益慈善相关领域。如今,这批学生大多已经成为各自所在机构的中坚力量。

继“公益慈善班”的帷幕徐徐拉开后,多家高校开始实施公益慈善本科阶段的教育,还有的开始在研究生阶段或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加入或开设公益课程。特别是2016年颁布实施的慈善法,为慈善事业发展和公益人才培养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据《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35所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慈善学历教育。

2022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慈善管理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山东工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成为首批设立此专业的高校。这是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一大硕果。

“慈善管理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尚属于初探期,却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朝气。”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告诉记者,众多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正在积极探索科学化、制度化的学科培养体系,为培育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公益慈善人才队伍群策群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0家高校开展了公益慈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在“人人慈善”逐步深入人心的当下,越来越多青年学子怀揣爱心,投身公益慈善领域。而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慈善管理相关专业,正是呼应了这一需求。

“希望毕业于慈善管理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多的能留在公益慈善领域就业,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性。”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副院长王鑫说。

虽然慈善专业教育方兴未艾,在采访中,多位公益慈善学院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我国慈善专业教育仍面临学科基础薄弱、本土化知识生产不足、社会认知度较低、就业吸引力偏弱等现实挑战。但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和专业人才的缺口,使得他们有动力更加有责任参与和推动公益慈善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无论是慈善理念、慈善目标的更新,还是慈善技术、慈善项目的迭代,都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动。”第九、十届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认为,让内行人做内行事是行业稳健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

周秋光认为,构筑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关注三个要点:专业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慈善专业人才遵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理念。

在他看来,在对慈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上,除了打造本硕博联通的高精尖人才培养体制,还应整合学校、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借鉴国内外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为了培养一支职业的公益慈善人才队伍,以专业能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久前,首届中国慈善学院院长圆桌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主办,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慈善学院、慈善研究院院长和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深入交流探讨,集众智、聚共识,共谋中国慈善教育发展之路。

合力推进,共谋发展,成为与会专家共识。大家纷纷表示,现代慈善教育既需要当下开展慈善教育的高校和专家学者共建共创,也需要高校、教育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还需要与国外高校、慈善组织等加强互动交流。

此外,国内55家高等院校和机构还联合发起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该共同体凝聚了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价值倡导,为促进中国公益慈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经过多轮互动和研讨,与会人员就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机制达成共识,设置教学研究、课程与教材、实践创新及资源筹集四个专业委员会,一起来推动未来的重点工作。

与此同时,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都呼吁要加大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建议,支持高校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历学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慈善组织,持续稳定加大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复合型慈善人才队伍,为慈善事业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历经风雨,方见彩虹,身在公益事业逐渐温润的土壤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将会日渐规范和成熟,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江恒长说。

2024-04-16 本报记者 赵莹莹 众多高校纷纷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加强慈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541.html 1 我国高校公益慈善专业教育方兴未艾 60,5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