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

本报记者 赵莹莹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6日   第 09 版)

记者:您早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要大力推进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据您观察,近10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公益慈善专业人才进展如何?

王名:修改后的慈善法提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去年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提供了体制保障。地方层面,北京、成都等多地也陆续出台了包括社会工作、社会企业、社区慈善等一系列与公益慈善创新相关的推动政策与制度安排。

近些年,尽管面对种种挑战,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依然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社会捐赠总额和捐赠人数有所增加,还出现了很重要的公益创新形态,尤其是网络募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网络公益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可以说,关乎公益慈善的制度建设、体制创新、实践发展和法治环境,为我国高校的公益慈善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支撑,同时也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助推我国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了新台阶。

与此同时,学科建设特别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也有了实质性的重大突破。2022年,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新增“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

向前回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最早于2012年就开始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后来者还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等。最初大多是在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下设置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虽然探索比较艰难,但还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近几年,一些高校对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开始建构体系,诸如浙江工商大学,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这样的学科体系在过去10年内落地、破土并成长起来,直至“慈善管理”专业成功获批,我国慈善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开启新纪元。

2022年7月,由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的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共同体在烟台成立。随后加入的高校越来越多,我们每年都会以论坛或培训班的形式举办研讨活动,探讨学科建设方向,以及一些重要标准的制定。

至此,“试水”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高校不再单打独斗,而是结成联盟,共同谋划、推进这一新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应制度和规则的建立。

在我看来,学科建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学术研究,要有活跃的研究氛围和学术支撑。过去10年间,公益慈善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空前活跃,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并做出有深度的理论研究。这样的研究生态,同样是高校成立公益慈善学科非常重要的学术支撑。

记者:“慈善管理”专业成为专门学科,对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而言,有何意义?

王名: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公益慈善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公益慈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其中有了一席之地,该学科接下来的进一步成长和成熟,也需要国民教育体系的支持。

当前慈善专业人才供给匮乏、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向前发展的主要瓶颈和症结所在。

学科成长有助于培养优秀的、专业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人,就必然要有老师、有教材、有研究力量,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培养人,一个学科的整体水平,包括教师、学术队伍、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也都会随之加强,从而构建起健全、合理、可持续的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慈善专业人才配置。

清华大学经过20多年的坚持,有一批人已经成长起来,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贡献力量。许多开设了慈善管理专业的高校,其培养的公益慈善专业人才,也有相当一部分沉淀到实践中。

如果以20年为一个周期,我们能够看到,一代人经过系统地学习、训练、培养后,会继续沉淀并反哺该领域,使公益慈善领域整体的人才素质、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慈善管理专业的学科成长,也会提升社会公众对慈善的关注。

首先,本科报考公益慈善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会关注相关课程、成长与实践的互动、相关领域的就业情况。这在一定意义上,对于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公益慈善的认知、教育、实践参与水平等,都会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想强调的是,公益慈善不仅仅是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更应该是国民教育,公益慈善本身应该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部分。这一学科也因此担负使命,即面向全社会、为提升全民的公益慈善意识和水平作出努力和贡献。所以,这一学科不能是“关门办学”,而是要倡导人人慈善、全民慈善,并在其中发挥专业人才的力量。

记者:较早投身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人才培养的清华大学,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教学中有何侧重?

王名:清华大学目前尚未招收公益慈善专业本科生,但对于公益慈善和社会治理方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很早就已经起步。我从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他们毕业后大多留在公益慈善领域,或从事教学工作,或在相关政策主管部门,都已经成为中坚力量。

最近教育部已经批准清华大学招收公共管理专业博士(DPA),下设公益慈善方向,预计今年就可以启动招生,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培养更加偏重实践的专业应用人才。

中央提出第三次分配后,我们聚焦“财富升维”,集中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如何善待财富并使善财之道传承下去?这也是接下来我国公益慈善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同时,我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视角,于5年前开设了“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经典导读”课程,将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我计划1年内完成《中国慈善思想史》的写作,并希望开设这门课程,旨在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文化根基。

此外,围绕社区治理、社区慈善和社会企业,我们在深圳、成都、昆山等地做实证研究,关注慈善事业如何更好落地扎根,以积累经验形成教材及相应课程体系的开发。

下个月,清华大学将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在成都设立“清北川社区治理共创工作室”,以基层的公益创新作为关注重心。

记者:除了高校开设慈善课程,对于实现慈善教育全面推广,您有何建议?

王名:目前,我们还处在公益慈善学科教育的探索阶段。那些走在前面的高校,都是“探索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近期接连在各地成立的社会公益学院,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民办教育开始更多地关注公益慈善、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目前,一些职业教育院校也开始关注公益慈善领域,其招生规模更大、培养周期较短,更强调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发展公益慈善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要做的事情,更需要向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公益慈善的理念、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公益慈善的全民教育,提升公众对公益慈善的整体认知和参与度。

2024-04-16 本报记者 赵莹莹 ——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542.html 1 “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60,54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