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江西等一些地方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探索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食生产积极性充分激发,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实,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抓好规范推广。
稳住面积、保证地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有的需要在田间挖养殖沟,确保既宜种、又宜养。建议加强对沟坑设置监管,严格落实沟坑面积占比不超过10%的规定,严守“不改变耕地地类、不破坏耕作层”底线,防止“与粮争地”。相关部门要统一对沟坑面积的理解认定。
既增产量、又提质量。稻渔种养,基础在稻,根本是“保粮”。坚持把粮食稳产高产、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稻渔种养的首要考量,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重渔轻稻、肥渔损稻。坚持优先发展生态共生模式,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加强减肥减药技术指导,打造绿色有机稻渔品牌。
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强化地方党政“一把手”粮食安全责任,完善考核指标,严格奖惩落地,倒逼基层坚持“宜种必种、宜养则养”,科学编制“农田种养一张图”,推广实行“田长制”,加强监测和调查评估,时刻绷紧“保粮”这根弦。加强技术培训、产业指导、配套服务,强化龙头企业与种养农户利益联结,让千家万户小生产联通千变万化大市场,助推“要我种粮”向“我要种粮”转变。
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引导支持各地遵循自然规律、结合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实际,科学合理确定优先发展品类及区域,并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等衔接,条件成熟的探索开展连片试点。注重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技术标准,优化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