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移步换景、听蕉园雨声、品古人哲思,缕缕清风带着盎然诗意穿行流淌……从夜色下的藤廊入园,步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拙政园,跟随轻柔的讲解化身为文人雅士,在光影摇曳中观无边风月,寻林泉之境,每走一步都是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在夜色中欣赏苏州园林还是头一回,跨媒介、艺术化的叙事手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姑苏区政协特邀文史专家、苏州大学教授曹林娣慢下脚步,细细品味着古典园林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
“科技手段的介入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让原本抽象的传统文化意象、园林造景美学、古人精神世界跃然于眼前。”曹林娣表示,数字化、年轻化的表达赋予了千年古城新的打开方式,让游客触摸到不一样的吴文化,获得全新的互动体验。
“拙政问雅”夜游项目自推出以来始终热度不减,一票难求。其借助全息投影技术重塑园林空间,在方寸与动静间勾勒出令人向往的山水雅趣,是古城文旅消费由传统观光式向深度沉浸式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相门城墙下观古今交融灯光秀,5G、VR技术实现园林风貌全景漫游,App上逛历史文化街区、听在线语音讲解……“科技+文旅”正不断解锁古城新玩法,也让越来越多的文旅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了起来。
“站在摄像头前,就能获得自己的戏曲形象,还能下载到手机上。”在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举办的“匠海拾遗”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展上,昆曲AI换脸深受市民游客欢迎。姑苏区政协委员、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杜祯彬介绍道,“展出预计持续7个月,我们精心安排了昆曲、缂丝、苏绣、皮影戏等诸多非遗体验项目,通过数字技术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呈现,让传统非遗潮起来、火下去。”
体验展上,市民游客可以在数字丝绸纹样万花筒内动态观看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丝绸纹样变化,在“姑苏繁华图”光影秀中领略盛清时期“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苏州市井风情。“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正逐渐成为新潮流、新趋势,不仅为古城带来了人气与活力,也催生了更多文旅新业态。”杜祯彬表示。
摸摸狸猫头,一年好兆头。在山塘街上镇守千年的七只石狸猫如今成了古城的流量密码,吸引着游客前往各个点位“寻猫”打卡。
“这主要得益于网络微动漫《姑苏喵游记》的制作发布,以七只狸猫为原型塑造动漫形象,运用3D动画技术将姑苏风貌复制到二次元中,在移动端带领观众游美景、吃美食、品文化。”姑苏区政协委员、虎丘街道政协联络工委主任孙大权介绍道,通过一系列轻松活泼、诙谐幽默的小故事,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数字IP。
此外,以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美仁狸”打造的数字人也正式在各大活动、直播、展厅等多个场景与大众见面,不仅产生了较高的话题度,更引发了一波旅游“热”,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帆布包、冰淇淋、咖啡杯套等系列主题文创产品也广受青睐。
数字技术只有与优质内容相结合,才能产生持久吸引力。近年来,姑苏区政协持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线上线下推进姑苏政协文史馆建设,组建姑苏文史联盟常态化开展专业研究,聚焦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议题深入协商议政。此外,依托“姑苏文史”抖音号,定期发布系列短视频,在更广范围弘扬古城文化,传播姑苏声音。
“随着前沿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增加文旅数字含量是必然趋势。”姑苏区政协主席蔡炳锋表示,“我们将引导广大委员持续关注数字文旅,在创意呈现、特色体验、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释放古城新活力凝聚智慧和力量。”
(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