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深入挖掘与利用丰富而珍贵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怎样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报记者就此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彰显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
学术家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刘尚希:中国式现代化应从三个维度理解:物质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制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更大程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进入新阶段,人的现代化是物质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人才是目的本身,其他都是手段和路径。
人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不断彰显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的过程。人的主体性是基于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是人支配物,而不是被物所支配,要防止人的依附关系和异化;人的创造性是基于人与动物关系而言的,指人不仅能从事体力劳动、简单劳动,还能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人的文明性是基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的,越是更多考虑他人、较少考虑自己,就意味着社会的文明性就越高,反之越低,人的文明性不仅仅体现在自利,还要利他。只有当人的“三性”不断彰显,人才会从“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人的发展既是手段,更是最终目的。把人本理念贯穿所有政策和各项改革中去,才能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
学术家园:您曾经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中华民本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为什么?
刘尚希: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华文化形成的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去深入研究、挖掘和激活中国5000年的优秀文化基因。
马克思主义谈到理想的社会就是“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如为民制产、养民为先、富民为本、利民为本、博施济众、轻徭薄赋、节用爱人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解放人、发展人”的这个逻辑上是高度彼此契合的。马克思之所以批判资本主义,是因为他发现资本主义眼中只有物、没有人,其物质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但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政治价值观——人民至上。用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观来指导经济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底层逻辑——资本不再是一种普照之光而成为“主义”,只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已。在我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将现代化从物本逻辑、资本逻辑支配下摆脱出来,转向人本逻辑,并以此支配财富、支配资本。但现代化底层逻辑的转向并非无条件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生产力水平越高,尤其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越快,人本逻辑的实现程度就会更高。
以文化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学术家园:在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刘尚希: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的“催发剂”。不同地区产生不同文化,不同文化最终反映在不同地区的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文化既是一种内在价值,也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规则,对经济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一种文化所具有的观念意识,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方式,也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生活。东方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显著差异,就在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非仅仅是发展阶段带来的。我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得益于一种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勤劳。勤劳,作为一种美德,激励人们勤奋工作。这种“文化激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文化,一方面通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因其渗透性为经济、社会等带来新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都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信”,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稀缺资源,社会文明程度高,人们都讲诚信,都遵守契约精神,经济的运行成本就能够大大降低。一般而言,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市场经济就比较发达,经济发展得也比较快。推动经济繁荣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前提;商业文化是营商环境的核心,有了发育良好的商业文化,竞争与合作所依赖的市场秩序就会自然形成,经济就会健康而持续,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财产权就会得到更好保护。文化不能买卖,文化转化为产品则会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如文学艺术、绘画、书法、电影、文物资源等,还可以通过赋能经济带来价值,如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其附加值就会更高,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创产品、各种服饰等。
此外,文化不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还为人的精神发展提供坐标和方向。文化不仅为经济发展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隐性秩序,也为人的精神发展构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心秩序。那么,怎样发挥文化的这种工具价值?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又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在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中,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文化发展得好,经济就发展得更好,又反过来促进文化发展,提升文化传播力、加强文化渗透力,不仅在国内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全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把经济发展从物的层面上跳出来,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要创新创造文化,提升道德情操,让人们有更强的方向感、充实感,赋予生活以价值和意义,美好生活自会降临。
学术家园:您多次谈到数字化、低碳绿化等科技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文化赋能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刘尚希: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需要文化的赋能与加持。比如绿色经济所提倡的低碳绿化理念,其实就是要改变传统工业化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使之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从这一角度而言,因为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基础,低碳绿化在我国实行起来,比其他国家更容易产生共识,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数字化所带来的最大变化,不是在物理的世界,而是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世界超越时空限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大大拓展,过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成为可能。比如过去小微企业基本无法从事世界贸易,现在通过跨国电商就可以轻松参与全球的分工与合作,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数字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影响人行为的隐性规则,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无须见面,相对于过去的“熟人世界”,这一“陌生人世界”更需要文化的加持——建立可信的规则。比如说网上购物,人们文明程度高、文化素质强,都能保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在宽松而放心的网络购物环境中就会获取更多的便利。反之,在文化“缺位”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就可能成为“坏人”的有力工具,人们在得到便利性的同时可能面临更多的风险,当风险成本超过收益时,数字化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被弃用。虚拟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法治降低了数字化的风险,若有了文化的加持,这种风险就会更低。因此,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加持,数字革命才能演化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