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与全民阅读活动结下了深厚情谊。我曾参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文本的起草工作,主持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长达10年多,也写过关于“全民阅读的理论思考”的相关文章。担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以来,又比较认真地探讨过全民阅读与编辑阅读的内在逻辑关系及相互支撑、相互给力的激励机制,也是国内“书香三八”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与追随者。在此,我想在世界读书日前夕,谈谈深化编辑自我阅读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其一,要努力地把阅读硬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明确提出了建立书香社会的战略任务。所谓生活方式,是说一个人的阅读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像每天不进食不饮水就无法保持正常的生存状态一样,如果每天不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里阅读相应的出版物,就像丢了魂儿、乱了章法,表现出一种焦躁的、无序的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在当下阅读活动由零散必要性、一般必要性转变为充分必要性,出版物由普遍国民的非必要性、少数国民的奢侈必要性转变为普遍国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代,编辑应该义无反顾地做这两种方式的示范者和应用者。最初是硬着头皮把书读进去、再读出来,一旦成为习惯、成为生活方式,阅读者就会处在一种“人的现代化”状态,其工作(生产)往往就能更多地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其二,要把读经典与非经典结合起来。一般说来,编辑必须有计划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确立编辑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保障出版方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宗旨和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使命意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本职工作有步骤地选读经典著作。如从事古典出版和传统文化出版的编辑还应该钻研“三玄四书五经”,从事航天航空方面的编辑出版人可以选读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等经典著作,等等。
除此,为什么还要有一定量的非经典阅读内容?这不只是因为编辑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多数是非经典方面的文稿,而且阅读经典需要有非经典的作品调剂,非经典出版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经典阅读和精品出版提供重要的养分和启迪。在非经典阅读中,不只是强调要读书,还要把读书与读报、读刊、读网结合起来。这不仅因为报刊网都属于出版物、属于读物,而且因为报刊网往往能为策划新的出版物提供若干重要线索,触发一些创新灵感,引入一些著名经典等。
其三,要把一般性、浏览式阅读与思考性、分析性阅读结合起来,把后者作为重中之重。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书报刊网的文稿大而不当、用处不大,浏览一下即可。也有的书刊网的文稿确有一定内容,但是与读者自身的专业岗位、职业领域不大吻合,这就没有必要去花很大气力过度认真地阅读。而对于真正有思想力量的书、有内涵逻辑的书还是应该坚持思考性阅读、分析性阅读、反刍性阅读,如此才能够读出其中思想的真谛。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讲到,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可以把整个宇宙统摄到自己的头脑中来,而整个宇宙却做不到这一点,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思考性、分析性、反刍性阅读也有一些标志性的做法。比如,对于图书,往往可以把自己的思考与作者的讨论作为眉批写出来。毛泽东主席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小册子,仅眉批就有一万多字。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作时所做的笔记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也可以把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辟观点及产生的感想、灵感等作为读书笔记、读书札记留存下来,在此基础上推出新作与佳作。如果是读报读刊读网的话,也有摘录性的拍照、画面性的收存等手段可以用,为反思性思考留下一定空间。只有坚持思想性、思考性、分析性阅读,才可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创造性的见解,才能够获得超值的收获。
其四,要学会把被动性阅读转化为主动性阅读,从而获得额外的阅读收益。所谓被动性阅读,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编辑正在编辑加工的文稿。很多人往往想要先抓紧把书稿、文稿编完,再去好好地读书思考,其实往往缺乏实际的阅读行为。把思想观念转变一下,就会发现,对所加工书稿的阅读,尤其是对所加工的名家书稿的编辑功夫,其中往往有精彩的内容、优美的文笔、深邃的见解,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如果及时捕捉这些思想的真实体验,把它变成自己思想的有机营养,不就是一种真实、主动的阅读吗?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