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完成造林种草2000多万亩

“三北”工程区建设开启“加速度”

本报记者 李将辉 王硕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25日   第 06 版)

在祖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正不断延伸和扩展——

在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沿岸,各地迅速组织扎设草方格,县县都有开工点。在甘肃省,从千里河西走廊到莽莽黄土高原,一场固沙源、锁沙边、保水土的攻坚战陆续展开。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此起彼伏,大家齐心协力,定点挖坑、放苗填土、扶树稳苗,用实际行动种下绿色……

“‘三北’工程区各地正接续去年攻坚战形成的‘加速度’,开春即开干,目前,‘三北’工程区已开工项目40个,完成造林种草2000多万亩。”在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司长张炜介绍说,“三北”工程已由过去林草部门主导实施的行业工程转变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的“一把手”工程,今年以来呈现出“人努力、天帮忙、进展快、亮点多”的良好态势。

各地攻坚热度持续升温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亲自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发出了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今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三北地区是国土绿化的主战场,要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建设上来,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2023年6月以来,围绕“三北”工程攻坚战“打什么”“在哪打”“怎么打”等关键问题,中办、国办印发了相关意见,并出台了“1+N+X”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启动。

在2023年高位推动攻坚战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国家林草局组织了15个工作组分赴三北各省区开展包片蹲点,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三北”工程区省委、省政府陆续召开动员会,发起春季攻坚战总动员令。

截至目前,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均发布了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总林长令。

内蒙古提出全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500万亩的目标,建立包联片区工作机制,明确10位自治区领导,每人联系1-2个盟市,现场督导、持续跟进、包干到底。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下风口工程固沙现场,呈现万人压沙的宏大场景。新疆已完成造林28.72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86%。河北要求全年确保高质量完成600万亩营造林、5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任务……

速效并重、量质并举

绿色铺展的同时,一些新的变化逐步显现——

张炜表示,新时代“三北”工程建设,已呈现出多个趋势性转变: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呈现出由行业部门向党委政府推动转变。

二是在发展理念上,呈现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防沙治沙从“单要素”向“全要素”转变。

三是在治理方式上,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方式,呈现由分散治理向联防联治转变。如辽宁、内蒙古两省区达成共识,协同打造科尔沁沙地南缘跨省区锁边林草带;毛乌素沙地四省五市共同编制完成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布局方案,今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全部向边界和上下风口靠拢。

四是在增长方式上,呈现由扩绿增量向增绿提质并重转变。在突出抓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同时,科学开展退化林草修复,实施中幼林抚育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蹚出了速效并重、量质并举的新路子。

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介绍说,在“三北”工程区,国家林草局不仅要求各地选用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树种和草种,乔灌草相结合,还将“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范围划分成了136个生态地理单元,然后根据各地理单元的生物地理要素,寻找适合的乔木灌木或者草本。

同时,各地也加强技术和苗木的研究与繁育。如在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先后选育出国家级和省级林木良种彰武松、沙地赤松、长白松等,这些成果广泛运用在防沙治沙一线。眼下,研究所通过组培繁育的苗木,已经完成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储备,大批苗木将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

大胆探索 激发攻坚新动能

各地还将攻坚战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攻坚新动能。

在河北平山等地,这里推广栽植酸枣等生态经济林约1.3万亩,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约2400个。在陕西渭南,通过重点发展沙漠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沙苑景区仅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在甘肃白银,当地引入社会资本,以联合体方式,在沙化土地建设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打造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

光伏治沙也成为攻坚战的新亮点。

据了解,在内蒙古印发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进方案》中,明确规定参与光伏发电的企业须按照1:3比例承担生态治理责任。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这里催生了一场“生态+产业”的革命——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绵延不绝,沙生植物随风摇曳,绵羊、家禽等悠然自得,形成了一幅“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生态画卷。数据显示,这个“光伏长城”项目,经过近两年发展,已完成绿化种植3000多亩、草方格铺设1万亩、芦苇沙障铺设1万多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修复10万亩沙漠,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

同时,各地针对工程建设中的堵点、卡点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机制。

如内蒙古阿拉善盟采取“国字头设计公司+央企+地方企业”方式组建EPC联合体,锡林郭勒盟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开展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让农牧民在治理过程中直接受益。甘肃白银市积极探索“林草项目+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融资模式,实行“三年造、五年管”造林模式,8年后验收合格交政府统一管护。新疆组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提级调配生态用水,千方百计破解林草生态用水难题……

春潮涌动,催人奋进。在这春日里,各地正不负天时,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屏障添砖加瓦。

2024-04-25 本报记者 李将辉 王硕 完成造林种草2000多万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999.html 1 “三北”工程区建设开启“加速度” 60,9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