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血腥屠杀,使安徽省六安地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处于低潮。这年10月间,中共六安县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开始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及工农武装,酝酿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毛正初受组织委派回乡开展革命活动。
1928年秋,毛正初利用社会关系,和江求顺等打入徐家集民团并担任队长,暗中发展进步团丁加入党组织。1929年11月25日,领导徐家集民团起义,一举获得成功,揭开六安河西地区武装起义的序幕。随后,他率部策应支援江家店民团起义,成立六安四区革命委员会和红军游击大队。
1931年2月下旬,安徽六安四区红军游击大队改编为游击师,毛正初任师长;不久又改称六安赤卫军总司令部,毛正初任司令员,下辖4个团,共3100余人,枪700余支。
此时,中共六安县委根据皖西北特委指示,决定在新安集再一次举行武装起义,并派毛正初任总指挥。1931年5月2日夜,毛正初集结赤卫军5000人,分三路包围敌新安民团团部火神庙。3日拂晓,毛正初率部进攻,将民团击溃后,率领起义大军连克火星、郭店、单王、丁集等地,使淠河西岸广大地区连成一片完整的革命根据地。5月,六安县苏维埃政府和县赤卫军总指挥部在独山成立,毛正初任赤卫军总指挥兼县独立团团长,统率赤卫军6个团,计2.5万余人。同年夏,毛正初被任命为中共皖西北特委军事委员会常委。
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极大震动了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他立即命令国民党四十六师岳盛暄部在六安县民团的配合下“扫荡”河西苏区。毛正初指挥县独立团和赤卫军4000余人,采取“选好地形、迂回埋伏、依靠群众、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沿淠河设防,迎击进犯的敌人。
骄横的岳盛宣认为当时皖西没有红军主力,赤卫军“不堪一击”。6月的一天,他派出一个警备团从徐集方向直攻苏区。毛正初命令部队在徐集以南的大林岗东、西、北三面埋伏,自己和四区少共书记江求顺率73人组成的钢枪队在大林岗一片树林附近迎敌。
中午1时许,敌人分两路纵队,向大林岗逶迤前行。由于当日天气炎热,敌人在骄阳下被晒得个个汗流浃背。敌兵将重武器、给养全部放在骡马上,敌军官则下马坐在凉轿上,让民夫抬着前进。
当敌指挥官走进树林时,立即命令停下休息,敌兵随即东倒西歪地坐下乘凉。毛正初见时机已到,立即开枪,战士们跟着一阵齐射,击毙了数十个敌人。正当敌人惊慌失措之际,埋伏在四周的游击队、赤卫军、农协会员、少先队一跃而起冲向敌人,霎时间将敌人分割包围。敌指挥官刚要逃走,江求顺和几个赤卫队员已经冲到他的面前,将其俘虏。残敌仓皇溃逃,毛正初率赤卫军奋勇追击,很快将敌人赶到淠河河边。敌人纷纷跳河求生,又有不少人被击毙、淹死在河里。这一仗,赤卫军毙伤敌人200余人,生擒敌官兵93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驮着补给的数十匹骡马。
岳盛宣得到败讯后恼羞成怒,于6月下旬率领1000余人的“精锐正规军”,从六安窑岗嘴渡过淠河,向武陟山进犯。该敌采取骑兵、步兵齐头并进的策略,企图一举击溃赤卫军主力。
毛正初得到报告后,经过反复思索,决定再用“口袋阵”战术歼敌。他亲率主力埋伏在武陟山上,又派出少数赤卫军战士与敌周旋,且战且退,将敌人引入包围圈。敌人和赤卫军接战数次,更加坚信赤卫军“不堪一击”,越发猖狂起来。岳盛宣下令士兵向武陟山下“快速突击”。当敌军进入包围圈后,毛正初大喊一声:“打!”顿时,钢枪、土枪、土炮一起射向敌阵。掉以轻心的敌人突遭打击,顿时乱成一团。毛正初见状,下令吹起冲锋号,埋伏的赤卫军和群众从田野、树林、山坡下一齐冲出。岳盛宣见势不妙,率先拨转马头逃命,敌人顿时全线崩溃。毛正初指挥赤卫军和群众随后猛追,很快将逃敌驱赶到新行河边。敌人纷纷跳入河里,企图泅渡逃命,遭赤卫军一阵射击,被击毙、淹死者不计其数。此次战斗,赤卫军毙伤敌人200余人,活捉300余人,取得了保卫河西革命根据地关键一战的胜利。